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国统区难民构成剖析.docVIP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国统区难民构成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国统区难民构成剖析

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国统区难民构成剖析   [摘 要]解放战争时期,难民构成复杂。从对难民逃亡的心理分析可知,这些难民主要是政治难民,其中以地主、富农的为主,普通百姓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并不构成难民的主体。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 河北省 难民   作者简介:李领波(1981―),河北赵县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      难民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近年来颇受史学界关注。有关解放战争时期难民问题的研究,如张玲《战后苏北旅沪同乡团体的救济难民工作》[1]一文,论述旅沪同乡会在战后苏北难民救济中的作用;张一平的毕业论文《自然灾害_政治斗争与苏北民生-以1946~1949年国共救荒为考察中心》[2],以苏北灾荒为中心,系统的分析了国共两党各自的救济措施并对之作出评价;侯艳兴的毕业论文《河北省难民问题及难民救济初探-1945_1949》[3],系统的分析了国共两党各自的救济机构、救济方针、措施以及各自的成就;侯艳兴、肖守库《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难民救济比较研究以河北省为个案》[4]一文,从国共两党难民救济政策出发,比较了两党在难民救济的差异性,分析了各自成败的原因。多数学者从社会史的角度,对难民救济等做了深入研究,但却没有对难民的构成作深入探讨。作者不揣浅陋,试图从政治史的角度,对解放战争时期河北省的难民构成进行考察。      一、灾、难民逃亡的可能性分析   (一)日本侵华战争与解放战争之难民逃亡心理分析。日寇侵华期间,奸淫掳掠,杀人放火,先后制造了一系列大屠杀。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殖民,他们很想消灭中国人口,至少把中国一部分地区的人口杀光[5]。所以,大量平民百姓因恐惧加上不愿做亡国奴而流亡到后方成为难民。   解放战争不同于中日战争,它不以消灭人口为目的。相反,双方都想争取民众。因此,对平民百姓来说,生命安全问题同抗日战争期间不可同日而语。在这个问题上,普通百姓不用考虑远距离逃亡问题。   (二)逃亡条件。普通农民因为战争爆发逃离家乡的情况不会很多。外出逃亡要有两个必要的条件:资金和社会关系。否则,外出逃难对他们来说,前途将会是毫无保障的。因此,在农村中逃亡的人中,多数为地主、富农、士绅等人。他们是农村中的有产者,“只有富室才有乱中出逃的资本和社会关系网络,至于贫苦的下层农民则大概多数宁愿静观以待变”[6]。   (三)政治环境。面对这种严峻内战形式,放手发动群众成为巩固解放区、应付全面内战的首要任务。为此,“晋察冀解放区各级党委于1945年9、10月间,晋冀鲁豫解放区各级党委于1945年11月间,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对汉奸、特务、恶霸的控诉‘清算复仇’运动”[7]。大批的汉奸、特务、恶霸、地主等逃亡到国统区。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中共在解放区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一些地区不给地主、富农生活出路,一律采用‘扫地出门’的办法,对地主、富农不加区别,对地主部分大、中、下,部分恶霸非恶霸,‘凡订地富者,个个必斗,斗必打,打必拷’,甚至对抗日时期与共产党合作过的开明绅士也乱批乱斗,以致发生乱打乱杀现象”[8],造成大批的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部分乡绅等逃亡国统区。      二、难民构成分析   (一)地主、富农、士绅等农村有产阶级。为了应对全面内战,中共在新老解放区开展减租减息和“清算”恶霸地主复仇运动,大量的敌伪时期的恶霸、汉奸地主逃亡国统区。国共战争开始后,中共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一改抗战时期温和的土地政策为“平分土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以团结农村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雇农。农村中的地主、富农和有资产者,以及一些知识分子等,纷纷逃亡到国统区,人数大量增加。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和解放区的扩大,加上土地政策深入开展,逃往国统区的政治难民逐渐增多。   (二)党、政、军、宪及其家属。“在这种战火下,自然会有一些人逃难的。但真正是老百姓逃难的却很少。没有钱是一件事,逃向哪里又是一件事。惟有一批官吏,挟着大量财宝”[9],逃向国统区的中心地带。在流亡国统区的难民中,国民党政府的党、政、军、宪官职员的家属是共产党人特别“关注”、“照顾”的对象。国民党河北省三河县难民调查清册中,共有难民116人,本呈文的拟办中批示:“此册所报难民一一六名(内小口三0名)据称随军??止,警队家属似与各县前报难属相同”[10]。 可见,当时国民党河北省各县呈报省府的难民名册中,也多是国民党党政军宪官员、职员的家属,实为政治难民。   (三)敌伪时期的惯匪、特务、汉奸。这些人都是寄生在社会上的渣滓。他们没有什么主义或政纲,奉行的是“有奶便是娘”。抗战胜利后,一些所谓的流亡县长在准备反攻解放区时,多收罗这些人员。“县长的喽??是还乡队保警队,这些人大半是敌伪时期的特务。他们打八路是多年的老经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