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弯曲式深松犁性能试验剖析
弯曲式深松犁性能试验剖析
摘要:根据我国目前耕地现状,研制开发出新型的弯曲式深松犁。通过对弯曲式深松犁在各种情况下进行实地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该深松犁深松试验效果较好,最大犁深50 cm,深松区底部波动起伏较小,仅为7.5 cm,犁耕幅宽260 cm,彻底打破了犁底层,耕后土层断面可形成“上虚下实,左右虚实相间,底部有鼠道”的良好土体结构。
关键词:弯曲式深松犁;犁耕作业;犁底层;性能
中图分类号: S222.1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354-03
收稿日期:2013-05-23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09GG26)。
作者简介:张鲁云(1972―),男,新疆石河子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设计与农机具制造研究。Tel:(0993)6683750;E-mail:zhangluyun1972@163.com。
通信作者:郑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机械设计与试验研究。E-mail:jiazhengxuan@。机械化耕、整地是大田农业的基本作业之一,其目的在于疏松土壤结构、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清除地表残茬和杂草、消灭部分病虫害。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各种农业机械进地作业,土壤被车轮压实,再加之化肥、废旧地膜、滴灌带污染,多数耕地有效耕层仅为15 cm左右[1-3],15 cm 以下是一层厚度为7~12 cm、容重超过1.5 g/cm3、硬度为普通耕层3倍的坚实犁底层。坚硬的犁底层阻碍了植株的根系发育和灌溉水分的渗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土壤的保墒。只有通过深松装置作业,才能彻底打破犁底层[4-6],减小根系穿透阻力,改善作物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针对我国目前的土壤结构特点和亟需的相应农业机械装备,研制了与大马力拖拉机相配套的新型弯曲式深松犁,该深松犁装在固定犁架上与拖拉机为悬挂式连接,机车在牵引犁具前进的同时将牵引力通过悬挂装置传递给犁具[7],在土壤阻力、重力和机车牵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机具入土后达到工作深度,通过深松犁体与土壤间的剪切和摩擦力,出现相对位移,从而达到粉碎和疏松土壤犁底层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结构及特性
该深松犁具有独特的外形和犁体曲面(图1、图2),较传统的铧式犁牵引阻力小,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彻底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新型弯曲式深松犁的推广使用,能较好地改善农田土壤种植状况,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因而有着广阔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
1.2试验仪器设备及环境
1.2.1试验仪器设备[8]量程10 m、精度1 mm的钢卷尺;量程50 m、精度1 mm的皮尺;量程1 m、精度1 mm的板尺;LEGRIA HFR 38型数码摄像机;TDR300型土壤水分率测量仪;SC900型数字式土壤坚实度测量仪;配套动力为东方红1204拖拉机。
1.2.2试验环境2013年4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东开发区荒地进行试验。试验地为新疆黏性土壤,掺杂少量热电厂煤灰粉尘,前茬种植作物为小麦,面积约 20 hm2。随机选择5处地点,测定试验地土壤含水率见表1,测定土壤坚实度见表2。
1.3犁体调节试验
1.3.1调节悬挂装置销轴位置如图3所示,调节犁体大架与拖拉机悬挂装置销轴位置进行犁耕作业。
1.3.2调节固定座螺钉位置如图4所示,调节犁体与固定座螺钉位置进行犁耕作业。
1.3.3犁体增加配重如图5所示,在犁体大架上站3个人(约200 kg)进行犁体加重犁耕作业。
1.3.4调节犁体之间相对距离如图6、图7所示,拆除1组犁体,将两犁体之间距离由40 cm调至50 cm进行犁耕作业。
1.4犁耕现场挖掘、测量
如图8所示,经机车牵引装有深松犁的机具,分别进行6个行程的作业,每个行程约600 m。经机车牵引深松犁进行现场作业后,对犁耕的土地用铁锹进行现场挖掘清理,并测量。
2结果与分析
2.1深松犁工作状况
犁体增加配重,耕深效果不明显(图5);拆除1组犁体,增加犁体之间的相对距离,杂草拥堵情况有所好转,犁耕深度也达到了最大位置(图6、图7)。经过犁体调节,最终深松试验效果较好,最大犁深50 cm,深松区底部波动起伏较小,仅为7.5 cm,犁耕幅宽260 cm,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测试效果(图8、图9、表3)。
2.2深松犁测试结果
(1)与传统铧式犁相比,耕后土壤表面动土量较小,较好地保持了土壤墒情,减少了水分挥发,有利于实施保护性耕作。
(2)深松犁最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