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结核病用药及其市场剖析
抗结核病用药及其市场剖析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1-0019-05
1 流行病学现状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治疗较一般细菌感染困难得多,需长期服药治疗。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这类细菌生长、繁殖十分缓慢,对治疗药物不敏感;大部分致病菌存在于细胞内;感染病灶复杂;致病菌菌体组成与其他细菌有很大不同,脂质成分高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度销声匿迹的结核病再度活跃起来,尤其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结核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WHO报告显示,全球近20亿人口受到结核杆菌感染的威胁,已确诊的活动性结核病人数超过2 000万人,其中70%分布在亚洲国家,印度与中国居亚洲结核病发病率的前两位。世界每年新感染者数达800万~1 000万人,每年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如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今后10年内可能有3亿人将受到结核杆菌感染,9 000万人发展成结核病,3 000万人死于结核病。
我国属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流行国家之一,全国约有3亿以上人口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威胁。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500万活动性结核病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数达200余万人,每年新增113万新结核病人,另有大量肺外结核病人存在,每年因结核病死亡者数达25万人。结核病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危害人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2 抗结核病药物发展史
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病药是链霉素(SM)。对氨基水杨酸钠(PAS)被应用于临床后发现,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SM或PAS,而且可以防止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发明异烟肼(INH)后对单用INH和联用INH+PAS或SM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再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INH+PAS,后者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其中的PAS替换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脲(TB1)。20世纪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进入临床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PZA)的重新认识,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研究的最大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迈入21世纪,抗结核病药物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利福霉素类(包括利福布丁、苯并口恶嗪利福霉素和利福喷丁)和氟喹诺酮类(包括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司氟沙星和洛美沙星)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其他常用的抗结核病药物有吡嗪酰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巴龙霉素)、结核放线菌素N-吩嗪类药物(氯苯吩嗪)、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以及一些复合制剂(力排肺疾、卫肺特和卫肺宁)。
3 研发中的抗结核病药物
目前,HIV感染患者的结核病发病率上升,耐多药结核杆菌流行,故急需开发新的抗结核病药物,以发现更为高效的杀菌剂或(和)灭菌剂。以下是国外近年来上市或未来几年内有望上市的抗结核病新药。
目前,国内、外研发的抗结核病药大多存在副作用大(尤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较大)和易发展耐药性等缺点。每年耐药和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数持续上升,多重耐药菌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已成为抗结核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在中药对结核病的治疗作用、对结核杆菌体外抑菌活性、对结核杆菌感染免疫力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猫爪草、苦参碱、大蒜素、白头翁和啤酒花等都已被证实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并试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因此,有理由相信,从中药中寻找有效的抗结核病药物前景光明。
4 国内临床用药
我国目前生产及临床应用的抗结核病药物分为三大类:一是抗感染药物(如链霉素、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等);二是化学合成药(如异烟肼、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等);三是纯中药制剂。其中临床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有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等;二线治疗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肼、卷曲霉素和环丝氨酸等。近几年,氟喹诺酮类药物也被用于抗结核杆菌治疗,在联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抗结核病药物临床研究的深入,此类药物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目前利福布丁、利福喷丁和喹诺酮类药物已成为抗结核病治疗的重要药品。另外,抗结核病用传统中成药的研发和应用也获得了一定进展。
总体来看,国内市场呈现由传统抗结核病药品种占主导地位,同时老品种间竞争激烈等特点,抗生素类药品和化学合成药占据了该市场95%以上的份额,中药制剂仅占百分之几的份额。
5 国内医院用药状况
近两年,国内抗结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