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创造性识字教学法
浅述创造性识字教学法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必须充分重视识字。但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想象飞扬,天光云影共徘徊
下面以教学片段《英英学古诗》中的生字教学为例。
师:(多媒体出示画面:湛蓝的天幕上,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凄婉的音乐响起。)在这万家团圆的夜晚,诗人望着天上的月亮,久久不能入睡,他会想些什么?
生1:他盼望自己也能和亲人团聚。
生2:年迈的父母,现在吃着月饼,是不是也在望着天上的月亮,想着我这个儿子?也许在说:“儿子啊,在外一定要平平安安的!”
生3:孩子是不是在吵着要爸爸?
生4:家中园子里我最喜欢的那盆“白狮”菊,开花了吗?
师:(高兴)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诗人想着想着,不由得写下了《静夜思》这首诗。(多媒体出示诗。诗中的生字用红色标注。)
生:(齐读)
生5:(主动举手)老师,我觉得“思”这个字,不光可以记作“田心思”,诗人想了这么多,诗人的心好象在好象在茫茫的田野上飞翔,所以“心”上是“田”。师:(惊喜地带头鼓起掌)你真会开动小脑筋。
生6:“田”字里还有四个小房间,人在思考的时候,心里沉甸甸的,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总喜欢皱着眉头。
师:(戏谑地)原来皱着眉头是这样来的呀!
生7:老师,我的心里也有四个小房间,我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放在小房间里,到了学校就想他们。
师:想亲人,就是一种思念。
生8:“田”字还像一扇窗户,我有时候做数学题,想着想着,突然明白了,就好像脑子里开了一扇窗户,突然就亮了。
汉字的“义合性”特点,决定了学习汉字要用心感悟,要穿透文字,领会字中,的意蕴。而借助想象,可以冲破时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思维异常活跃;借助想象,学生可以捕捉事物的生动与鲜活,深化理解,入境动情,有所创见。
二、说唱结合,声声莺啼绿映红
下面以教学片段《识字8》中的生字教学为例。
师:小朋友,跟“包”交朋友的字儿真多,可以怎样记住它们?
生1:我学了一首儿歌:小书包,抱在怀,笑着跑着去学校,花含苞,鱼吐泡,将军扛个大火炮l
师:儿歌真好听,里面“包”的朋友也挺多。学了儿歌还会用,真是小机灵!
生2:我也会,我也会!有手抱得牢,有脚跑得快,有饭吃得饱,有水会吐泡。
生3:血肉相连是同胞,衣服长了变袍子,天上下雨夹冰雹,带上锄刀能刨土。
师:这些小朋友说得多好呀l你们是我们班的“巧嘴鹦哥儿”!下课后,和大家一起一边唱这些儿歌,一边跳皮筋儿,好不好?
生:好!
孩子是喜爱儿歌的。因为儿歌通常音韵和谐、节奏强烈、活泼生动、情趣盎然,十分适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能给孩子以快感。明人吕坤说:“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王守仁也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他把孩子的这种心理生理特征,比喻为草木的萌发,让其舒畅就枝叶茂盛,因此认为“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已”。而儿歌,能“发其志意”。
三、比比画画,藕花却解留莲
下面以教学片段《大禹治水》中的生字教学为例。
师:(出示“制”和“治”)这一课中有一对同音字儿,先读一读,比一比。
生1:制,制服;治,治水。老师,组词的时候我还是分不清。
师:别急。课前,小朋友去画了画这两个字儿,老师选出了其中的两幅画。
(出示第一幅:一张牛皮纸上,密密麻麻地刻着古代的“字”儿,旁边立着一把刀,刀画得很长,像皇家的权杖一样。)请这幅图的主人给我们说明一下吧!
生2(摸着头):“制”字拆开,左边是“牛”和“巾”。右边是立“刀”。我就这么画了。
师:你画得很有创意,老师愿意和你一起解读这幅画儿。小朋友,古代的人就是用刀把文字刻在石头、牛皮上,这些文字限制、制约着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制度。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旧的制度不符合要求了,又要制定新的制度,有的王朝还专门制造铜鼎铸刻这些表示国家法制的文字呢。这把刀也画得好,使人看了害怕,对人才有约束力。
(老师边讲,边出示限制、制约、制度、制定、制造、法制)
生3:所以也是制约、节制的“制”。
师:是的。让我们记住这个有一把长刀的“制”。
(出示第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