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苹果炭疽病病原鉴定及ITS序列剖析
甘肃省苹果炭疽病病原鉴定及ITS序列剖析
摘要:果实炭疽病是苹果生产中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通过形态特征结合病原菌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简称ITS)区域比对分析,确定引起甘肃苹果果实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关键词:甘肃省;苹果炭疽病;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ITS序列分析
中图分类号: S436.611.1+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0-0089-02
果实炭疽病是苹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包括果实上的苦腐病(bitter rot of apple)和叶片上的叶枯病(glomerella leaf spot)[1]。典型的苹果炭疽病病菌通常仅危害果实,引起果实表面形成圆形病斑,后期产生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病部横切剖面呈圆锥形,果肉变褐腐烂,具苦味[2]。苹果炭疽病在世界上所有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苹果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丹麦、保加利亚、荷兰、俄罗斯、巴西、墨西哥、日本、韩国等[3]。苹果果实炭疽病通常在果实近成熟时开始发病,采收后贮藏期间继续发展,造成采前大量落果和采后贮藏中发生果腐,病果率达30%左右,严重可达50%~60%,我国每年因炭疽病造成的果品采后损失为20%~30%,采后果实腐烂已是生产中的突出问题[4]。2013年笔者调查了甘肃省苹果主产区果实炭疽病的发病率,通常在0.8%~13.6%,属轻、中度发生。通过采样和室内分离鉴定,旨在明确病原菌的种类,为生产中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病样标本采集及病原菌分离
2013年9月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永平乡、永兴乡、祁山乡、天水麦积区伯阳镇、清水县永清镇等苹果主产区采集炭疽病标样,苹果品种为红元帅。病原菌的分离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集的标样进行分离纯培养后,将菌种保存在试管斜面上。[JP]
1.2致病性测定
致病性测定参照张荣等的方法[5]。选择有代表性的菌株,将供试菌株移于PDA(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斜面上培养,7 d后用无菌水洗下分生孢子,配置成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5 个/mL。取健康的红元帅苹果,用自来水清洗表面,70%乙醇表面消毒,自然风干,将捆扎在一起的5根7号昆虫针于乙醇灯上烧灼消毒,冷却后,扎刺果实,形成深度2.5 cm 的伤口,用移液枪向伤口中注入20 μL孢子悬浮液,25 ℃恒温箱内保湿培养。对照用无菌水接种。每处理设3个重复。观察病记录接种结果。对接种发病的病斑再次进行组织分离。
1.3病原菌形态鉴定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菌株移植于PDA 平板上,置于25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病原菌在PDA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培养性状,7~10 d后,挑取分生孢子团,进行镜检,观察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分生孢子大小。
1.4病原菌ITS序列?y定与分析
病原菌的DNA提取和核糖体rD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区域的扩增与测序委托上海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
1.4.1DNA提取
病原菌DNA提取采用White等的方法[6]。[JP]
1.4.2核糖体rDNA ITS区域的扩增与测序
扩增所用引物为ITS区通用引物ITS1-F(5′-CTTGGTCATTTAGAGGAAGTAA-3′)和ITS4(5′- TCCTCCGCTTATTGATATGC-3′)[7]。PCR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0 μL:10×PCR 缓冲液2.5 μL,MgCl2(25 mmol/L)2.0 μL,dNTP(2.5 mmol/L)2.0 μL,Taq DNA 聚合酶(5 U/μL)0.2 μL,引物(10 μmol/L)各1.0 μL,模板2.0 μL,超纯水14.3 μL。PCR 反应程序:94 ℃预变性 3 min;94 ℃变性30 s,52 ℃复性30 s,72℃延伸30s,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取 5 μL 反应产物于1%琼脂糖凝胶电泳,在紫外投射仪下检测PCR产物大小,DNA Marker DL 2000。用北京博大泰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PCR产物纯化试剂盒,扩增产物上样ABI3730DNA 测序仪检测,采用双脱氧测序法,测序引物为ITS1-F /ITS4,进行双向测序。
1.4.3病原菌rDNA ITS 序列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菌株,将所测得到菌株ITS的序列加入到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pdf
- 医疗器械设备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docx
- 6G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pptx VIP
- HSK6上课本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高中物理讲义(含解析)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docx VIP
- 〖地 理〗世界的地形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docx VIP
- T-D-T 1070.1-2022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正式版).docx VIP
- 佩玛贝特片-临床用药解读.pptx
- 氧化还原标准规范电位表.pdf VIP
-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