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安纸坪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剖析.docVIP

福建福安纸坪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福安纸坪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剖析

福建福安纸坪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剖析   【摘 要】该钼矿是一个规模小、矿石物质成份简单的钼矿床。矿体受断裂裂隙控制,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要想寻找到规模较大的钼矿体,应在南园组地层及岩体接触带附近寻找强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蚀变破碎带,测区杨厝里――粗坑一带是较有利的找矿地段。   【关键词】钼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分析;福安纸坪      1、区域地质情况   本区地处福安――南靖深大断裂带东侧,闽东火山喷发带北段。测区地处福安――九都北东向折断带与管阳――松罗北东向断裂带之间。区域北东向构造发育,中生代酸性岩浆侵入、喷发活动频繁,围岩蚀变强烈,成矿地质条件有利。   区域地层不全,区域大面积出露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三段地层,在西北角有小面积石帽山群上组上、下段地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J3n2)岩性为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熔结流纹岩、凝灰岩夹粉砂岩;第三段(J3n3)岩性为英安质、英安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夹安山岩,上部过渡为酸――中酸性粒状碎斑熔岩。其中南园组第二段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为银多金属矿主要矿化围岩。   石帽山群上组上、下段(K2sh1-2)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凝灰质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等。   区域岩浆侵入活动比较频繁,燕山早、晚期侵入岩较发育。燕山早期侵入岩分布较零星,有燕山早期第一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γδ52a)、第三次侵入的花岗岩(γ5(3)C)等。测区周围主要侵入岩有燕山晚期酸性浸入岩较发育,有燕山晚期第一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γδ53a)、第三次侵入含黑云母花岗岩(γ53C)(化蛟岩体)、钾长花岗岩(ξγ53d)及第四次侵入花岗斑岩(γπ53d)、细粒花岗岩(γ53d)等,呈岩基、岩墙、岩瘤状产出。另有石英斑岩、石英正长斑岩、闪长岩、花岗斑岩等,呈岩脉状产出。   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构造,北西向构造少见。北东向构造多为压性及压扭性断裂,其大致控制南园组火山岩的分布。   区域矿化主要分布在岩体周围及北北东向构造带旁侧,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叶蜡石化等,矿化则与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关系较为密切。区域上除了银多金属矿产外,还有钼矿、砂铁矿、叶蜡石矿等。分布于区域西部的有赤路钼矿床,北部的福安松坛银矿化点、秦溪钼矿化点;福安砂铁矿化点及南部福安上后洋叶蜡石矿点等(见图1)。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为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第二段(J3n2),分布于矿区中偏东部,呈长条状,南北长约3.6km,东西宽0.41~1.72km,面积约3.73km2,岩性以灰白――灰色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为主,夹流纹质凝灰岩及流纹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地层产状: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25~40°左右。   2.2构造   区内构造简单,仅在测区南东部见2条断裂,见有北东向断裂及其次一级近南北向断裂各一条,编号为F1和F2。   F1位于测区南东部,其走向北东20~40°,倾向南东,倾角35~55°,断续延伸长大于l000m,呈舒缓波状,由于断裂的多期活动,充填有绿泥石化碎裂岩及断层泥,膨胀部位发育构造角砾岩。F1断裂可能是导矿和控矿构造,断裂力学性质属张扭性。   F2是F1断裂的次一级构造,控制着区内1号矿化蚀变脉的分布,其走向约345~5°,倾向西,倾角30~40°,断续延伸长大于200m ,呈舒缓波状,断裂力学性质属张扭性。   2.3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发育,分布于工作区的西部及北东部大部分地区,主要有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γ53c)、似斑状细粒花岗岩(γ53c)、中粗粒花岗岩(γ53c)及正长斑岩(ξπ53d)等,呈岩基、岩脉、岩瘤状产出。似斑状细粒花岗岩分布于测区的西部及东部矿区边部,呈岩基状产出,细粒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测区北东部呈岩基状产出,中粗粒花岗岩分布在测区北东部细粒花岗岩的边部,呈岩瘤状产出,正长斑岩在测区西侧至北东角一带出露,呈岩枝状、岩脉状产出,北东向展布。   矿区脉岩较发育,脉岩有正长斑岩脉、花岗斑岩脉和辉绿岩脉,以正长斑岩脉为主,少量花岗斑岩脉和辉绿岩脉,主要分部在矿区的中北部,脉岩走向以北东为主,倾向多为北西,少量为北西走向,倾向南西,脉岩宽几米至几十米,沿走向延伸几十米至1公里。   2.4围岩蚀变   地表见绢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辉钼矿化、方解石化等,以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发育较强,一般呈脉状发育。深部岩石蚀变较强些,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及黄铁矿化为主,局部见硅化、碳酸盐化、辉钼矿化及绢英岩化等。   3、矿体特征   3.1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