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预估剖析
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预估剖析
【摘要】长大上坡路段,载重汽车行驶速度降低,路面经受荷载的作用时间增长,产生大量车辙。通过建立蠕变速率模型,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形变,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关键词】车辙 ; 蠕变;长上坡路段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uphill sections, the truck speed decreases, pavement subjected time load growth,produce a lot of rut.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reep rate prediction model, the deformation of rutting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valid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model.
[keyword] rutting; creep; long uphill section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0. 引言
大量的车辙调查发现,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大量地发生在长大纵坡路段,由于我国的许多载重汽车的车况较差,上坡能力很差,车速迅速降低,使车辙迅速产生。沥青材料作为一种粘弹性材料,遵从流变学的一般规律及温度与时间的换算法则。粘弹性物体在变形时,其应力不仅与荷载及形变大小有关,而且与形变速度有关。粘弹性物体的形变与弹性物体不同,其形变经常滞后于作用力,当作用力消除后,形变并不立即完全消失,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恢复,这一现象称为推迟高弹或粘弹。沥青在固定的应力作用下能产生随时间而形变增加的特性,即形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而继续发展的现象,称为蠕变。蠕变可能是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由卷曲状态逐渐改变其构象而伸直,也可能是由于某些分子发生位移而导致不可逆塑性变形的结果。沥青的结构、环境温度及作用力的大小等都对蠕变有影响[1]。
1. 蠕变速率模型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时间、温度、应力依赖性的材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弹性、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响应。其中,弹性变形可以恢复,弹性响应对于路面的永久变形并无贡献,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表征即可;塑性变形部分将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断累积造成永久变形,可用一蠕变模型进行表征
(1-1)
其中,为蠕变速率,为车轮对路面的接触压力,t为车轮在路面同一点上的作用时间,C、m、n为与与材料性能,包括集料颗粒尺寸、棱角性、沥青粘度等相关的常数。
将式(1-1)积分计算得:
(1-2)
其中,为永久变形量。荷载作用时间t取决于轮迹的长度和车速,轮胎的接触压力与荷载和轮迹的作用面积有关,研究表明,轮胎的接触压力近似等于轮胎压力。
对于参数C、m、n,H. Huang和Jeff Hua[2]通过路面加速试验APT(Accelerated Pavement Testing),利用蠕变模型进行了研究,该方法能够充分模拟现场的车辙。研究发现,对于直接引起车辙的路面层次,他们建议C取0.84×10-5,m取0.8,n取-0.5;对于劲度较大、性能较好的层次,C值是破坏层的1/160甚至还小,所以可以忽略其他层次的车辙。因此,该车辙模型的表达式为:
(1-3)
2. 蠕变速率模型应用
而在经济不很发达的国内,超重载车辆随处可见,数据表明,一些主要干道上,超载车辆的比例超过了50%,有的地区高达70%~100%,超载率很多都在80%~120%。单轴轴重超过l0t的车辆超过24.34%,甚至超过20t的车辆也有1%;双轴轴重超过20t的车辆约为88.51%。超限超载必然引起胎压的上升,根据广州某路段的调查[3],49%的载货货车后轮轮压超过了1.1MPa,远远超出了国内沥青路面设计规范0.7MPa的设计接地压力。超载现象十分普遍,而且超载车的比例以及超载量呈逐年恶化的趋势,巨大的载重和交通量对路面结构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坏[4]。
在较大纵坡上行驶时,载重汽车车速能降低到设计速度的一半以下,如设计时速为80 km/h,意味着其在纵坡上的平衡车速低于40 km/h。计算时以典型的载重车额定载荷为例,轮胎接地压力为标准轴载接地压力0.7MPa,坡上平衡速度为40 km/h。轮胎接地时间除与车速密切相关外,还与轮迹有关。一般把轮胎接地形状简化为矩形,矩形的面积和轮胎的规格、荷载、胎压等因素有关。
俞淇[5]研究了轮胎的接地因数L/B(轮胎接地面积中长轴L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