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详细索引图的汶川地震滑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科学网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汶川地震区域滑坡造成的斜坡物质响应率
博 士 后:许 冲
合作导师:徐锡伟 研究员
专 业:构造地质学
研究方向:地震滑坡、活动构造
工作完成日期:2012年5月
报告提交日期:2012年5月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二零一二年五月
Postdoctoral Research Report
Response rate of seismic slope mass movements related with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riggered landslides
Chong Xu
Directed by Prof. Xiwei Xu
Institute of Geology,
Beijing, 100029, P. R. China
May, 201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博士后出站报告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报告是本人在 徐锡伟 合作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内容外,报告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报告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博士后出站报告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
PAGE ii
摘 要
作为地震导致的斜坡物质响应形式,地震滑坡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理论科学意义,尤其是汶川地震区域滑坡群体性事件。汶川地震滑坡以其造成的强烈地貌改观、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而广受关注。
(1)基于GIS与遥感技术构建了汶川地震滑坡的三类编录图,分别为单体滑坡面分布数据,滑坡中心点位置,滑坡后壁点位置。基于地震前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区分出单体滑坡,圈定出它们的边界,对滑坡后壁位置进行辨识与点标定,并开展了部分滑坡的野外验证工作。汶川地震触发滑坡分布在一个面积大约为110,000 km2的区域内,滑坡总面积约为1,160 km2。选择一个面积约为44,031 km2的滑坡密集分布区域作为研究区,区内滑坡数量为196,007个,面积为1,150.622 km2,开展地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基于滑坡面与滑坡中心点分别构建滑坡空间分布面积密度图与点密度图,结果表明滑坡多沿着映秀-北川断裂分布,多发生在断裂的上盘。滑坡的高密度区位于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南西段(映秀镇与北川县之间)的上盘区域,这一区域恰对应着逆冲分量为主的断裂上盘,这表明了逆冲断裂对上盘区域发生滑坡极强烈的控制作用。基于滑坡面密度(LAP)、滑坡中心点密度(LCND)与滑坡后壁点密度(LTND)这三个衡量指标,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了汶川地震滑坡与地震参数、地质参数、地形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三个衡量指标与坡度、地震烈度与PG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距离震中、距离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存在负相关关系;斜坡曲率越接近0,滑坡越不易发生;LAP、LCND与LTND的高值高程区间为1,200~3,000m;滑坡发生的优势坡向为E、SE、S方向;滑坡发育的易发岩性为砂岩与粉砂岩(Z)、花岗岩;滑坡与坡位的相关关系不太明显。统计结果还表明LCND与LTND两个衡量指标的差异对地震与地质因子不敏感,而对地形因子较敏感。最后与以往的汶川地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统计成果进行了一些对比,结果表明,在某些因子,如高程、岩性、距离震中、距离映秀-北川断裂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不完全的滑坡分布数据或点数据,与采用较完全的滑坡分布面数据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并未出现在针对坡度与坡向等因子的统计对比结果中。
(2)提出了地震斜坡物质响应率(Response Rate of Seismic Slope Mass Movements,RRSSMM)的概念。然后在汶川地震滑坡详细编录图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滑坡的“面积-体积”经验公式,对汶川地震导致的斜坡物质响应率开展研究,基于1 km2的正方形格网构建整个震区的地震斜坡物质响应率分布栅格图与等值线图,并统计了斜坡物质响应率大小与空间分布面积关系,揭示了地震斜坡物质响应率与分布面积之间的幂律关系。RRSSMM最大值发生在大光包滑坡(汶川地震触发的规模最大的滑坡)的位置,达到47.9235 m,RRSSMM值超过1 m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南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造价咨询项目实施阶段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造价咨询总体服务方案工作流程重难点分析造价偏差处理.doc VIP
- Three Times’ Beating Monster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英语剧本.doc VIP
- 2026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关爱留守儿童教案.pdf VIP
- 医院纪检干部培训课件.ppt VIP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学校传染病防控1案8制(疫情).doc VIP
- 电影剧本精选_灵魂拒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