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医药初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锡伯医药初析

锡伯医药初析   【摘要】锡伯医药源于古代鲜卑人的治疗经验,早期与宗教有较多的联系,在漫长传承过程中自身不断总结,又融入其他民族医学,形成了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三部诊病法,靶相学说,五方用药用膳的配制原则,临床常采用火针、火罐等民间疗法的锡伯医药学。   【关键词】锡伯医药;锡伯医基础理论;锡伯医民间疗法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002-04   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约19万,主要分布在辽宁、新疆、吉林等省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县)是全国唯一的锡伯自治县,约有2万锡伯族人在此聚居。由于地域、历史等因素,较好地保留了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文化因子,已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发掘。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锡伯医药的研究却不够深入与系统,笔者通过文献整理与实地到察县调研,初步理清锡伯医药的发展脉络,整理出锡伯医基础理论及锡伯医民间疗法。   1锡伯医药发展渊源   锡伯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关于锡伯族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但是根据吉林大学鲜卑族与新疆锡伯族线粒体DNA分析比对得出了锡伯族与鲜卑族有最近的亲缘关系这一结论及相关文献佐证,大部分学者倾向于锡伯族为鲜卑后裔这一说法。有学者认为锡伯草医即源于古代鲜卑人治疗疾病的经验。由于早期生产生活中易受到跌打损伤、饮食生冷、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骨折、胃肠炎、风湿、伤寒、毒疮、癣疹等疾病,继而产生了从原始的以炙石烫烙病体、放血到使用简单的动植物药治疗疾病。在与其他民族交流中,锡伯草医融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独创了行军散、除瘟丹、黑药、红粉、活血定毒丸、癣疥一扫清、泥鳅翻江、蛤蟆献珠等方剂,对治疗流行性感冒、瘟疫、各种类型气管炎、刀伤、跌打损伤、风湿、类风湿、疮癣、脾胃虚弱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锡伯草医部分融入汉医,部分秘而失传。据考证,锡伯草医仅余一家,并在辽宁新民市开办了锡伯草医诊所。在吉林还有以锡伯医靶相学说及三部诊病法为特色的锡伯族佟氏祖传锡伯医外科。   在社会发展早期,宗教与医疗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按照医学人类学的概念,社会文化与生物学是其探讨的两个主要角度,而民族医学和民族精神病学又是医学人类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有学者认为研究传统医疗技术与医药信仰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就文化的整体面貌研究及医疗模式占有的地位进行研究。锡伯族信奉萨满教与喇嘛教。萨满医药与疗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是萨满教的重要内容,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又带有明显的世俗化、大众化倾向,成为民族医药学的组成部分。在世代传承中担任着为氏族防病治疗的重任,萨满掌握了一定的医疗知识和方法,积累和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土方、偏方和疗术。随着喇嘛教的传入,喇嘛也在医疗活动中发挥作用,喇嘛在一定程度上比萨满掌握更多的医药学知识,喇嘛治病采用医术和宗教结合的方法外,还采用杂方、偏方和草药、动植物药,也采用针灸和拔罐。例如在锡伯族史诗《西迁之歌》中提到的摩伦大喇嘛,据记载即为乾隆年间锡伯营正红旗(四牛录)人,精通佛学和医学,尤其擅长外科手术。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与医疗逐渐分离,但是这些治疗疾病的方法却保留了下来。   西迁至新疆之后,锡伯医药亦有所发展。在《锡伯族民间散存清代满文古典文献》中有《中医秘方》与《宝金图》两本医学相关书籍,均为早年流入锡伯营的著作,但由于书籍为手抄本,用语为锡伯书面语,阅读有一定的难度。整体而言,《宝金图》与医学关系不大,但其中对阴阳五行阐释较多,可以看出锡伯族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推崇;《中医秘方》的封底记录为:抄写于民国十五年四月一日,即公元1926年,其中前三页内容记载了一些民间用方,在采访中笔者发现部分内容与记载吻合,例如书中写到:骨筋断裂坏了的话,把蛇头尾去掉,去皮,煮吃会好。其后的大部分内容为中医内容,可见一些方剂,如生化汤、藿香正气散、当归益血润汤、沉香化气丹、如圣丹、十仙夺命丹、茯苓丸等,部分方剂为汉锡文对照,还有关于脉诊的论述、穴位及适应证的描述,穴位基本上为中医穴位名称,书中将穴位与病症进行了结合并配合以图示进行说明,穴位的名称为直接音译汉语,可以看出中医理论对锡伯医药有较大的影响。在医疗实践中,许多人摸索出不少民间医药治病的方法,逐渐形成了土医队伍,如利用党参、黄连(唐松草)、黄柏、阴荷、苇根、桑叶、桑白皮、芒硝、鸡冠花、蜀葵、红花、赤芍、蒲黄、姜皮、胡拨等,或单方或复方配制,疗效既好又可随地拾得[9]。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将民族医与中医结合的医生,如察县六牛录的锡伯族人塔其苏(1893~1975)在自学《本草纲目》后,根据察县周边乌孙山上的草药分布情况亲自进行调研,并与他人合作撰写了《察布查尔中草药》,并致力于收集锡伯族民间的验方、单方、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