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操作性定义在应用行为分析的应用-心理出版社
《幼兒行為與輔導: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版)補充資料
操作性定義在應用行為分析的應用
周天賜
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退休)
本人自1996年帶領學生一同翻譯《幼兒行為與輔導:幼兒行為改變技術》(E. L. Essa
著,周天賜譯,2008/2011 )一書(以下稱該書),至今中文版已是第 四版的第四刷 (2017
年10月) ,在翻譯的教科書中如此暢銷算是異數。
本人在特教輔導或評鑑國小或幼兒園時,發現即使修過行為改變技術的老師很少運
用這技術於教學或輔導學生,老師稱只修該科兩學分,只記得一些名詞不知如何應用 。
事實上,要老師「無中生有」較困難,若「由有而依樣畫葫蘆」較可行,葫蘆畫多了較
能依自己的需要而行而創新。該書由第二篇第七章至第七篇第四十七章介紹六類四十一
項常見的兒童行為問題,每章討論一項行為,以同一格式逐步引導如何處理每一行為問
題,其格式及流程合於 功能評量及正向行為支持的原理,可由「由有而依樣畫葫蘆」而
行而創新,這也是本人翻譯該書的主因 。
惟在接觸讀過本書者,發現實際用於幼兒行為輔導而有心得者不多。問題的關鍵主
要在於就 此一行為的概念性定義進而敘寫其操作性定義 ,以利測量與改變該行為 。
行為目標的內容是為了要溝通所有需要的訊息與提供評鑑的依據,完整的行為目標
應該:
1.指明學習者 。
2.指明目標行為 。
3.指明介入的條件(情境) 。
4.指明可接受的表現水準 。
為了要評估目標行為的描述,Morris (1976, p. 19)建議利用其IBSO (Is the Behavior
Specific and Objective? )測驗問題:
1.你可以數出這行為發生的次數,例如在十五分鐘的時段、一小時內,或一天?或
是你可以算出該童表現這行為所花費的分鐘數嗎?也就是說,你可以告訴某人發生這行
為的次數或分鐘數嗎?(你應該答是的)
2.當你告訴一位陌生人你計畫要改變的標的行為時,他可以正確地認識找出嗎?意
即,你能在這行為發生時確實看到該童表現這行為嗎?(你應該答是的)
3.你可以將這標的行為分解成較小的成分,其中每一成分比原有這標的行為更具體
且可觀察嗎?(你應該答不)
行為可以在許多向度上加以測量與改變 (Alberto Troutman, 2013; White Haring,
1980):
1
次數(frequency ):行為的次數是學生表現該行為的次數。
比例(rate ):行為的比例是以與時間的比值來表示的頻率。
持續時間量(duration ):行為的持續時間量在測量一學生表現此行為多久。
潛伏時間量(latency ):行為的潛伏時間量是在指示表現該行為與該行為發生之間
的時間長度。
形態(topography ):行為的形態就是行為的「外觀」,也就是它看起來的樣子。
力度 (force ):行為的力度就是指其強度。
場地(locus ):行為的場地描述它發生的位置,在環境中或例如該童或受害者的身
體上。
上述七個向度,前四者與時間有關,後三者與物理有關。本文於該書第二篇至第七
篇,六大類行為問題各選 一項行為為例,參考上述觀察行為的七個向度,舉例如何將該
一行為的概念性定義衍生 其操作性定義,以利測量與改變該行為。
第二篇 攻擊及反社會行為 第八章 咬人
概念性定義 咬人: (biting )是一個孩子的牙齒陷入另外一個孩子身體任何一部位的事
件。
操作性定義:
1.次數(frequency ):
(1)珍妮在每節(30分鐘)內咬人的次數。
(2 )珍妮每天在學校咬人的次數 。
(3 )在說故事時間,珍妮咬人的次數。
2. 比例(rate ):
(1)在2分鐘的計時試驗期間,珍妮每分鐘咬人的次數 。
(2 )珍妮在6小時的上學日每小時咬人的次數。
(3 )在10分鐘的故事時間,珍妮每分鐘咬人的次數。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