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官府广场与园林
城市官府广场与园林
几千年来,中国官员有不解的官府和官邸情结。
如果说完全没有文化也不尽然,至少这是官场文化的体现。官府建筑,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
在封建社会里,等级森严,州、府、县的衙门,在营造中要受到诸多的限制,远不像今天这么开放和自由,满怀壮志地营造豪华气派巨构――书记、市长、县长就是“整出”天安门广场,“整出”皇宫、中南海、白宫来,也没有人说你大逆不道。山东半岛某县,在很有气魄的办公大楼前,修建了如同北京天安门广场大小的广场――我到那里参观时,正值夏天,偌大的广场空空荡荡,除了草坪就是鲜花,没有几棵树,走在广场上酷热难耐。一个县城有多少人?真是显摆啊!坐在这么一幢办公楼里,一把手二把手,俯瞰着他们的“领地”,俯瞰着芸芸百姓,感党一定极好。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形制“发育”得很成熟。
官邸衙门府第的建筑都有标准与规范。
除了皇宫和皇家园林以外,州县的府署衙署,多处于城内略偏的位置,不敢雄居中心。县与府,至多是三进院落。知县、太守兼地方法院院长,“三堂”会审,也只不过是三堂而已。我在晋西北一个穷困小县,看到原有县衙老屋,用做县科委办公室已嫌拥挤。
不论大小,一座城市中,要先有一些标志性的楼阁,如钟楼、鼓楼、更楼、牌坊等等。这些景观建筑处于东西南北几条“十字大街”交叉口处。此外还有庙宇(包括文庙、武庙、城煌庙等)、谯楼、更楼、戏楼、望楼、古塔等各种标志性建筑排列有序,这些除了发挥其功能外,还能美化街景,增加城池的美学效果。
此外,书院、佛教寺院、道观、祠堂等,是古代城市中不可忽略的公共建筑。庙宇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建筑上也有一定规制。地方州县各级领导,即使最有魄力,也不敢把衙门建得比孔庙更加高大雄伟。
等级,有其“落后”的一面,但它毕竟是对无序、膨胀和失控的一种限制。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搞劳民伤财、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纠正虚报浮夸、强迫命令的恶劣作风,反对奢侈浪费”……原则早已有之。没有了型制规范,又缺少自我约束,虽有“三令五申”、
“狠刹”,往往令行而不禁不止。城市“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位于区域中心引人注目的非行政办公大楼莫属。大楼前再建西式广场喷泉草坪,夜晚灯火辉煌。即使与古代相比,很难说这种规划和建设理念,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上行下效,在一些地方小城镇建设中,乡镇政府也多成了中心,建有当地最好的楼房。
在参观过保定的直隶总督衙门后,十分感叹,想不到当年李鸿章的办公室,才这么一个院落,几问房子。现在不用说省地市,大军区省军区,就是全国一千多个县市政府,哪个不比直隶总督府气派?还有乡镇的办公楼,比直隶总督衙门大的也不少啊!
中国古典园林植根于东方哲学、生态学和美学。
城市宅院都有墙,不能无限扩大,土地一直很珍贵。中国式的园林景观文化可能与此有关,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的原始状态,庭院中也尽可能地有一种置身于自然的感觉。正像《老子》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互为感应,互为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西洋草坪花园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城市宅院美化的宗旨是模山范水,示其自然率真,而摒弃人工的整齐划一。在具体手法上则采用凿池、筑山、引水、叠石这几样手法。亭台楼阁,也多有文化意蕴与建筑特色,有一种亲和力。
这些造园手法大抵在东晋时就已经常见。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写的“曲水流觞”。夏日天气酷热,引郊外山泉或溪流人园,可使人有清冽之感,减少暑气,同时也增添许多风情。宋以后的中国园林,尤其是南方的园林,筑山叠石多采用具有“漏、透、瘦”特点的太湖石,透出诗意、禅意和画意,耐人细细玩味。中国传统的园林文化沉淀非常深厚。宋代诗人苏舜钦在苏州建沧浪亭,并留下了“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这大抵是最早的“城市园林”吧。元代禅师维则在《狮子林即景》一诗中有“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的描述。明代文征明在《拙政园图咏》中写道:“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西式广场草坪少有灌木树木,不仅大面积草坪的维护不易,耗水量大,而且生物量也比不上乔、林、灌、草组合的中式园林,净化空气的功能差。冬天,北方城市中草坪一片枯败。前些年,申奥检查团来京前,长安街等主要街道两侧枯黄衰败的草坪一夜之间突然变得绿油油,引起了国际有关组织和人士对“作假”的怀疑。后来解释说,喷洒的是一种带色的“肥料”,不是特意为了染色。现在,各地都在“打造”适宜居住城市,房地产商打出“山水豪宅”、“亲水家园”、“珠江俊景”之类,这些都只是“卖点”而已。哪一处真有城市山林的感觉?
空间大小,占地面积多少,并不是评价生态环境的标准。相对于西式草坪花园,中式园林占地较小,但布局自由,景象丰富。自然生态与精神文化生态浑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