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勋复辟时期民众心态浅析
张勋复辟时期民众心态浅析
摘 要:张勋复辟,亦称丁巳复辟,发生在社会新旧交替的1917年,是一次逆时代潮流而行的事件,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对。这说明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并深入人心。张勋复辟的失败是多种力量结合的结果,复辟时期民众的整体反应及所体现出的心态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丁巳复辟;张勋;民众心态
中图分类号:K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2
关于张勋复辟,学术界有较多的研究,涉及到复辟失败后张勋的表现,革命人士反复辟的斗争,军阀与张勋复辟的关系等等。近年来也出现了对晚清遗老们的心态研究,反映了在社会新旧交替时期晚清遗老们的生存状况。关于丁巳复辟时期民众的整体反应以及所反映的民众心态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张勋复辟是指由张勋一手策划,于1917年(民国六年)7月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因发生在丁巳年,亦称丁巳复辟。张勋复辟在我国近代新旧文化交替激荡的历史时期,无疑是一次逆时代潮流的事件。
清室复辟活动由来已久,张勋在辛亥革命时曾被清廷任命为江苏巡抚兼属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他以徐州、茺州为老巢,全力扩充其辫子军,为复辟清室做准备。在张勋复辟之前,1913年发生了几度欲施未行的“癸丑复辟”。这场复辟阴谋主要有溥伟等前清遗老和张勋、冯国璋等北洋将领策划。但他们各从自身利益出发,即密谋勾结又互相倾轧,遂使阴谋破产。阴谋破产当然有组织者自身的原因,但更是由当时的社会形势所决定的。同样,张勋复辟也难以逆转时代前进的车轮。张勋复辟如同儿戏一般,遭到人民的反对。在复辟时期,人民的心理是复杂的。
一、反对复辟
社会发展到1917年,经历了辛亥革命的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民主与革命的观念已经在一定上得到了传播。中国社会环境的剧变,引起人们社会心态相应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先进的革命志士身上,也体现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代表的清廷内部成员身上也体现了这种变化。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恢复清王朝的统治,是必然为民众反对的。
复辟的消息传到上海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坚决进行反帝制的斗争。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坚决反对帝制复辟,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就普通群众来说,同样对张勋复辟抱反对态度。义军自从与张勋的军队开展以来,屡获胜利。张勋的军队退至丰台,张勋急开拔驻扎天坛之军队两营,驻往战地抵抗。在如此恶劣的形势下,张勋还不忘铺陈排场,“该军队起队之时,号声大作,军乐齐鸣,所过之地,行人辟易。”有民众讥讽道,“我只道是哪家大出丧,原来是辫子军出兵打仗,我怕他有命去没命回哩!”不仅如此,“此后凡辫子兵开行一次,北京都人士皆谓其出丧一次云。”
在复辟初始,发生了颇有趣味的一件事,“实行复辟第二日,土木工人等撤‘中华门’换为破旧‘大清门’后,工人等即将支搭架子之木杆放置于该门之左右,始终并未搬回。”等到辫子军投降、张勋逃跑之后,又“撤‘大清门’换为‘中华门’,而支架搭子之木杆,仍是初次支搭架子之木杆未搬回者。”对于此事,好事者多有议论,有的人说工人有先见之明,知道不久后还要将中华门再换回来;也有人说是工人懒怠成性所致。姑且不论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这并不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原因所致,我们都可以看出复辟在当时并没有被民众当成一个严肃的事件。
清代是满族人建立的,按常理来说,复辟是比较容易得到满人的响应的。然而,情况也不尽是如此。自张勋倒行逆施,实施复辟以来,“满人之有世界知识者,无不私忧窃叹,甚或慷慨愤激,痛骂辫帅。”在旗民泣告同胞书中写道:“逆贼张勋,野心不死,再倡逆举,死我旗族。”
张勋复辟的主体是宣统,但是宣统帝及清室的成员对复辟也是不情愿的。不过是迫于张勋之威逼,不得已而为之。“清室逼于张勋之要挟,收回政权情知重违民意,必招祸端,两太妃与宣统帝终日哭泣。”在战争开始后,张勋派人到宫内阻止清帝出宫。对于张勋的行为,连清廷宫内太监也难容忍,“清宫太监等莫不大骂张勋,祸害清室。”张勋之复辟行为连清室的支持都得不到,其不得人心之甚,由此可见。
曾经支持袁世凯复辟的阎锡山对张勋复辟也是反对的。阎锡山在袁世凯复辟时惧怕北洋势力,为保护自己的权位而依附袁。辛亥革命之初,不仅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抵挡不住袁世凯的强大势力,当时众望所归的孙中山也不得不让位于袁世凯。惯于见风使舵的阎锡山不会与袁世凯作对。另外,阎锡山留过洋,知道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制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因此要把国体倒退到封建的清王朝的统治,阎锡山当然是不答应的。段祺瑞为了达到自己争夺权力的目的,初始是支持张勋复辟的,当他驱逐黎元洪、解散国会的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