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锆铜和铍钴铜异种材料连续驱动摩擦焊工艺研究-材料加工专业论文.docxVIP

铬锆铜和铍钴铜异种材料连续驱动摩擦焊工艺研究-材料加工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铬锆铜和铍钴铜异种材料连续驱动摩擦焊工艺研究-材料加工专业论文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the dissimilar materials of Cu-Cr-Zr alloy and Cu-Co-Be alloy by continous drive friction welding Submitted by Sun Kaiyuan Supervised by Dai Anlun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e, 2015 江 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江 江苏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 苏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摘 摘 要 摘 要 Cu-Cr-Zr 合金与 Cu-Co-Be 合金均是时效强化型铜合金,两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 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优良的导电性能。所谓时效强化即在铜基体中加入少量合金元 素,在时效处理之后能够明显提高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尤其是硬度与软化温度的提 高。相对而言,Cu-Cr-Zr 合金的硬度和软化温度要低一些,导电性能高一些。这两种 铜合金都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特别是汽车行业中最常用到的电阻焊电极。由于 两种材料各有优点与不足,所以在应用中总会存在某些小问题。因此本实验探讨将两 种材料的优点结合,达到最佳组合,即用焊接的方式将两种材料连接。由于时效强化 型铜合金对温度十分敏感,采用熔焊或钎焊的方式将导致两种材料的性能大幅下降, 不是理想的焊接方式。而连续驱动摩擦焊接作为一种高效的固态焊接方式,在焊接铜 合金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焊接过程材料不熔化,接头为锻态组织。因此,研究连续 驱动摩擦焊接 Cu-Cr-Zr 合金与 Cu-Co-Be 合金具有较为深刻的应用价值。 本试验以 Cu-Cr-Zr 合金与 Cu-Co-Be 合金两种合金作为研究材料。通过真空感应 熔炼炉熔炼,添加适量的 Cr、Zr、Co、Be 等合金元素熔炼制得所需成分的铸锭,经 过热锻、固溶、冷拔和时效处理加工成所需规格的 Cu-Cr-Zr 合金棒和 Cu-Co-Be 合金 棒。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焊接。在正交试验方法的计算与分析下,选出最佳 的焊接工艺参数。接着对接头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分为时效处理与深冷 处理。对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硬度测量、导电率测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采用金相显 微镜、超景深和扫描电镜进行微观组织与断口形貌的观察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计算得出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为:转速 1470r/min, 一级摩擦时间 9s,一级摩擦压力 2.0MPa,二级位移 3mm,二级摩擦压力 4.0MPa,顶 锻时间 5s,顶锻压力 7.0MPa;其中对接头质量影响最大的工艺参数是二级摩擦位移, 其次是二级摩擦压力。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下的焊接接头性能相对于母材有所下降。 Cu-Cr-Zr 合金与 Cu-Co-Be 合金母材抗拉强度分别为 410MPa 和 640MPa,焊接接头则 下降至 368MPa。Cu-Cr-Zr 合金与 Cu-Co-Be 合金母材显微硬度分别为 160.21HV 和 268.14HV,接头最低硬度为 78.02HV。这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温度升高,使得冷作硬化 与时效强化的效果被削弱所致。同时接头的导电率也下降明显,在靠近焊缝的 Cu-Co-Be 合金侧热影响区达到最低。 对接头进行焊后时效处理。得到焊接接头的最佳焊后时效处理工艺为:在温度 440℃下时效保温 3h,空冷。接头性能整体提升,抗拉强度上升到 443MPa 接头最低 硬度提高到 109.68HV;再对最佳时效工艺参数下的试样进行不同时间的深冷处理,得 I 江苏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江苏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到最佳的深冷处理工艺为保温 4h。接头性能再次提升,抗拉强度达到 467.18MPa,最 低硬度提高到 115.88HV,导电率为 23.5Ms/m。 关键词:Cu-Cr-Zr 合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