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成因及作用.docVIP

试析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成因及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成因及作用

试析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成因及作用   [摘 要] 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创建的最有特色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密营是相对固定根据地的创新。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在东北殖民地腹地建立起来的带有政权性质的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物资资源和兵源的补充地,是抗联的政治活动中心、军事活动依托和重要堡垒。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抗战保留了火种,积聚了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那尔轰 抗联 抗日游击根据地 密营 作用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以下简称抗联)是长白山地区武装抗日的劲旅,这支队伍先后创建了磐石红石砬子、恒仁老秃顶子、本溪老和尚帽子、金川河里、集安老岭、?鹘?那尔轰等抗日游击根据地。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长白山西侧,地处?鹘?(今靖宇县)东北部,包括青江岗、白浆河、花园口、五斤顶子等,还包括金川、辉南、桦甸、抚松和临江等县的部分地区,是一个以那尔轰为中心的游击长廊。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自1933年10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前身)到白浆河休整后开始创立,到1941年初抗联小股部队相继撤离这一地区,其间,坚持对日斗争达七年之久。虽然没有坚持到抗战的最后胜利,但它仍以“红区”、“抗联的老家”闻名中外。本文就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成因和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做一简要分析。      一、那尔轰成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内部条件      长白山地区是满族人的故乡。自1644年满族入主进关后,就把长白山作为祖宗的发祥地,实行封禁达250余年,客观上使地质地貌得以很好保护。这里崖高林密、层峦叠峰,平均海拔800公尺,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有自然屏障可依,是个迂回作战的天然游击战场。   那尔轰地区在经济上以农耕为主,农副产品和森林产品十分丰富。这里,木帮云集,是林木的重点产区,与之相适应的季节性的水陆木材运输业较为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物资流通渠道较为顺畅。这就为抗联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提供了物资条件。   那尔轰地区的人们经历过抗俄斗争的锻炼,民族意识浓厚,有强烈的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清末抗俄名将刘永和曾经在此遭沙俄包围,被当地居民营救。清末为韩宪忠所辖,清政府数次讨伐未果,后韩接受招抚而统领此地。由此,关内难民以及躲债逃荒、避罪躲祸、杀敌报仇的好汉纷纷到此地藏身,被称为“藏龙卧虎之地”,而统治者则称之为“胡子窝”。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自发的群众性的抗日斗争走向低潮,南满地区的“红枪会”、“大刀会”成员匿身于此;唐聚伍的辽宁民众义勇军散兵也有不少都留居此地谋生。[1]这为抗联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提供了可靠的社会基础。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伊始,兵力不足,根基不稳,只占领了一些交通较为方便的重要城镇。“?鹘?之那尔轰纵横百五十里之多,共有五百来户,才有会房兵六十多”,“?鹘?之龙泉镇常驻兵六十多,其余在辉南,桦甸界内各有会房一所共约三十人”,“但每次进攻时必有桦甸黑石镇等处出兵应接,其兵力配合可见一斑了”。[2]那尔轰地处?鹘?、桦甸、抚松三县结合部,南北距?鹘?、桦甸县城约为一百二十华里,东西距辉南、抚松县城将近二百里,其间没有公路可行,交通不方便,敌人统治相对薄弱,为抗联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二、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      早在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之前,中共满洲省委在那尔轰地区就有革命活动,1930年巡视员德森在给省委的报告中曾指出:“可以从吉林团支部派人到?鹘?去做森林工人的工作。”说明满洲省委已经认识到木帮是不可忽视的一支抗日力量。1932年,磐石中心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开始不定期派工作队到那尔轰地区开辟工作,设立了革命宣传品印刷所,联络站等秘密工作机构,在群众中颇有影响,著名当地木工白生远就是做木帮工作的地下工作者。   1933年10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南下辉发江(今称辉发河)后,来到白浆河木场休整队伍,为救治伤员,独立师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三团团长曹国安将西北岔药铺民医孙绍坤请到部队救治伤员,并将其发展为地方工作人员,在地下党负责人崔炳翰、冯志的指导下,做通了那尔轰地区董事(也称千家长)孙万贵的思想工作,1933年11月,民众自卫武装联庄会(50余人)集体加入人民革命军南满游击大队,联庄会由一个自发的反抗土匪骚扰的民众武装转变为抗日救国武装力量。农民孙贞、韩成一、孙绍绅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壮大了党的队伍。   1934年1月下旬,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以那尔轰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江南特别支部正式成立,特支书记李海涛,组织委员朴英子(女),武装委员白生远,交通联络老权。确立建设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主要工作目标。组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