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扬州盐商与淮扬菜兴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清代扬州盐商与淮扬菜兴盛

论清代扬州盐商与淮扬菜兴盛   摘要:清代扬州盐商,财雄海内,盛极一时。其时,盐商间斗富成风,看重饮食的排场与规模,力求烹饪的精细及菜色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扬州盐商群体饮食文化,对淮扬菜系的发展兴盛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本文以盐商童岳荐与马曰?g、马曰璐兄弟为个案,对其食笋之法进行比较分析,窥一斑而知全貌,试析清代扬州盐商与淮扬菜系繁荣兴旺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扬州盐商 淮扬菜 食笋之法   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5-0068-02   扬州盐商,主要构成为寓居扬州的安徽徽州商人群体,凭借独占食盐专卖权,积累大量资本。而其虽在经济领域能量巨大,却依然受到官府严格管控,甚至敲诈勒索。扬州盐商在受到高压,政治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只得将注意力转向生活领域。出于炫耀财力和及时行乐的心理作用,加上商务应酬与附庸风雅的交际活动之需要,盐商对其饮馔极为讲究。童岳荐与马曰?g、马曰璐兄弟即是此中代表。盐商对现世享受,特别是饮食享受的重视逐渐向下延伸,逐渐化为扬州城市饮食文化外延,为淮扬菜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规则,促进其成熟化、精品化,使其走向兴盛。   一、童岳荐食笋之法的特点   童岳荐是乾嘉时期寓居扬州的盐商,现存史料对童岳荐其人记录不多,只有李斗的《扬州画舫录》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未见于其他史乘文献。《扬州画舫录》卷九对童岳荐有简短介绍:“童岳荐,字砚北,绍兴人,精于盐荚,善谋划,多奇中,寓居埂子上。”[1]埂子上,即今扬州埂子街。   童岳荐非但精于业盐,对厨艺也十分内行。留有《调鼎集》一书。在众多盐商巨贾中,他虽算不上巨富,但可推测其一定精于馔饮,亲自反复品尝淮扬菜点,认真琢磨总结,非如此不可能对饮食一道如此精通,作出一部规模宏大、综理细微的清代中期厨师实践经验集大成的烹饪书。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一代食客苏东坡关于竹与肉的诗句早已脍炙人口,后来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又加了两句:“若想不俗又不瘦,顿顿竹笋烧猪肉”。扬州盐商正是这种“不俗不瘦之道”的践行者,他们在占据雄财同时也不忘附庸风雅。   盐商吃笋,极为讲究,竹笋配五花肉仅算寻常。乾隆年间,童岳荐所编食谱大全《调鼎集》[2],列为蔬菜部第一位的便是笋,收录鲜笋品种芽笋、毛笋等七种,笋干有雷笋、闽笋等五种,以及以笋为原料的各色菜肴三十几种,从最家常的笋豆、炒笋丁到酿毛笋(鲜肉、火腿丁塞入毛笋孔中,随后煨透)、蜜饯冬笋、糟龙须笋(嫩笋与香糟薄荷放置一起进行腌制)等等,均有描写,足见童岳荐的笋菜之丰。笋的烹制方法也并非盐商最为关注之处,盐商更看重笋的新鲜度。据《调鼎集》里记载,采竹笋要注意摘采时间,要避开露水期,同时,挖取时要谨慎小心,动作轻缓,防止伤了笋根或毁坏笋衣完整;又因竹笋自身性质娇嫩,竹笋见风就会发干,浸水就会肉质变硬。因而一挖离土就要立即以篾竹篓子装盛,并于顶部铺上细草。――“不可不制而久放,不可去壳煮笋,不可蒸煮过度”,否则原汁原味不可复存。而为了这个鲜,盐商们可谓是不惜代价。两淮商总黄应泰钟爱“春笋小蹄膀”,这笋必须是产自徽州的黄山新笋。传说,为确保新鲜,他差人清晨于黄山山上挖笋,山下备好挑担,采完笋后,直接放入挑担两头陶罐中,施以极细的文火,边挑边烧。从黄山脚下到扬州,十里一站,由壮夫挑担急行,到了扬州立即上席。   由此可见,童岳荐为代表的食笋之法尤重食材之新鲜、配菜之丰富、做工之精细,将淮扬菜中的“精奢”做到极致。童岳荐的食笋之法代表了淮扬菜外在特点――精致奢华。   二、马曰?g、马曰璐兄弟食笋之法的特点   马曰?g、马曰璐兄弟位列两淮八大盐商之二。马曰?g,生于1687年,卒与1755年,字秋玉,号?O谷,原籍安徽祁门人,后迁往江苏扬州。其弟马曰璐,二人俱有才名,人称“扬州二马”。   马氏兄弟以倾接文儒,藏书颇丰闻名。   “扬州盐商为了改变低下的社会地位,广交文友,不惜重金组织各种艺文活动,资助文人、画家的生活和创作,文人、画家也给盐商不少实际帮助,使其跻身文人行列,成为儒商,从而提高社会地位。”[3]扬州盐商,又雅又俗,亦儒亦商。生活中处处标榜儒家文化,充满了对“士”的向往和羡慕。在饮食上,?}商们也喜欢附庸风雅,追求“雅食”,即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表现出吃得有学问,吃得有水平,吃得有风度,吃得有气氛。   因而从小玲珑山馆的盐商马曰?g、马曰璐兄弟的视角来说,童岳荐的食笋之术也仍是脱不了俗气,缺少一种恬澹风韵。“扬州二马”儒风十足,尤其爱好结交文士。“扬州二马”与当时东南文坛著名人物均有来往,与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厉鹗交往尤深,他们曾进行文人集会:一帮文士去天宁门外马家的行庵。[4]没有别的事,就为吃笋!这笋如何好法?“地主能割爱,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