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时代曲折梦想终将发芽
被时代曲折梦想终将发芽
周思源:生于战乱频仍的民国时期。及至幼时求学,颠沛流离,时断时续勉强完成小学学业。后又离家,不远百里到无锡一中继续学业。怀揣作家梦考入复旦中文系,却被批成是“个人主义成名成家思想严重”。以论文满分毕业,命运的玩笑使他进入中学教了二十中学语文。年过不惑,为了房子,教起了外国人。曾经以为《红楼梦》是一本讲饮食、建筑的作品而不加深究,却因承担改编电视剧本任务仔细品读。从此误堕红海,一发不可收拾。近古稀之时,登上《百家讲坛》,一时赢得众多粉丝。
如果要找周老师而遍寻不获他的联系方式的话,那么,每天下午四点,准时守候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园里,就可以找到他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天气尚可,总会见到周老师与几位上了年纪的学者在树荫之中漫步。岁月在他们的额头上刻满沧桑,可是与匆匆而过的学生相比,时间在他们身边似乎走得格外慢一些。走近身边,你会听到,他们所谈论的是历史掌故、学术争鸣、大家轶事……如今的校园早已容不下年轻老师的蜗居,不见老师们悠闲的脚步,听不到老师们深邃的思索。
也许,这一道校园风景终将成为绝唱。
从逃日机轰炸到教日本学生
学习博览: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场景,在国内外广受关注。您是那个年代在江南出生的,能讲讲当年的经历吗?
周思源:我还没出生,就被母亲怀着从杭州逃难到浦江县外公家。1938年四月出生不久,又随家长一直逃到广西,再折回来到江西、福建等地。快五岁时,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三人,逃到当时浙江临时省会云和县。
刚上小学没几天,日本鬼子在衢州一带所扔的细菌弹引发的鼠疫蔓延过来,一家人又开始逃难到青田县。1944年六月,青田遭到日机大轰炸。在一起逃往山上躲避的途中,母亲的同事,二十岁出头的李阿姨被弹片击中肩膀,流血不止。大家急忙把她抬到医院抢救。这时日机又来轰炸,大家慌忙找地方躲藏。警报解除后回来一看,李阿姨已经失血过多去世。她在青田没有亲人,是母亲给她料理丧事的。母亲活到95岁。几十年来她无数次念叨起李阿姨的死,伤心地说:“我本来就躲在那里,她是替我死的呀!我死了你们就要成孤儿啦……”母亲每次说起这件事,我心中都很悲痛。
从此我们每天一早都过江逃难。有一次船过瓯江,日军飞机来了,就朝江上这条小船扫射。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机枪子弹打在江面和沙滩上的可怕情景。
所以,我对日本鬼子的恨是与生俱来的。
学习博览:或许纠结的是,后来您到北京语言大学教书,教的留学生中日本学生也不少吧?如何面对呢?
周思源:要把日本人民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区分开,这我一直很清楚。
我1982年调到北京语言大学,那时留学生中日本学生最多。他们非常有礼貌,有教养,学习努力,给我印象很好,有些还成为我的好朋友。
大概1986年左右,我和一些老师带留学生们去南京等地进行语言实习。我特意安排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考虑到对日本学生的刺激可能比较强烈,我征得领队同意后宣布,日本学生可以自愿参加。他们不但全都去了,看实物、图片和听讲解都特别认真,受到极大震撼,买的书也最多。他们难过地对我说,老师,这些我们过去根本不知道。第二天上午安排参观名胜古迹,全体日本学生找我说,老师,我们不去可以么?我们想再次参观大屠杀纪念馆。我听了非常感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日关系的希望。
一个民族,不管本来有多好,如果被某种愚昧的、迷信的意识形态所左右,即使是天使也会变成魔鬼。
奠定根基的中学时代
学习博览: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状态下,您如何展开求学生涯呢?
周思源:我不到五岁半上小学,个把月就被不停的逃难中断了,休学一年,1944年只好在刘伯温的故乡南田镇重新读一年级。1949年在常州上六年级,由于运动时摔伤,左腿得了慢性骨髓炎,只好回到上海母亲那里治病,又休学一年。这样,小学总共读了八年,换了五个城市,六个学校。
休学时我把家里能找到的书全读了,包括《圣经》。天天向邻居借《解放日报》看,由此养成了读报习惯,我至少一半知识来源于报纸。一些解放前的侦探杂志如《大侦探》、《红皮书》什么的,我也读得津津有味,所以我“反侦察能力特别强”(笑)。
学习博览:后来您上了无锡一中,据说是苏南四大重点学校之一,有什么收获呢?
周思源:无锡一中在两个方面奠定了我人生的基础。
第一,在人生追求上,追求崇高、利他、负责任,立志为社会、国家和人民做一些事情。我十四岁入团。要不是有海外关系,叔叔、舅舅、哥哥在台湾,我高中毕业时就入党了。
第二,在学习上,注重掌握规律和先进方法。无锡一中不给学生排名次,看重“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比如教平面几何的胡德贞老师出一道题叫几个同学上来解,不光要解对,她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