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怕死战地记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不怕死战地记者

那些不怕死战地记者   最近一周,对战地记者而言是黑暗的几天。在2月20日和22日,先后有两位勇敢而执著的战地记者,倒在了战火纷飞的岗位上。对他们而言,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在“现场”比“危险”本身更重要。      玛丽?科尔文       殉职前一天,玛丽?科尔文(Marie Colvin)分别向BBC、CNN及英国第四频道讲述了叙利亚霍姆斯城内的情形。在被围攻的巴巴阿姆鲁区,一个临时改建的小诊所里,她亲眼目睹一个被弹片击中左胸的2岁男孩死去。    CNN主播安德森?库珀问科尔文,CNN的报道团已经撤离叙利亚,她是唯一在现场的英国媒体的记者了,为什么还坚守在那儿,为什么认为那些被攻击的画面需要让外界看到。“是的,安德森,我和你的同事讨论过这个问题。”科尔文回答,“我强烈认为它们需要播出来。对不在场的人、对那些离冲突很远的观众来说,这种冲击更为强烈。这是真实发生的事。叙利亚霍姆斯城里2.8万平民――男人、妇女和孩子――在炮火中绝望地寻求避难所……那个孩子的死可能促使更多人思考……”    库珀又问,她正经历的比起以往所参与的战地报道如何,科尔文称,“这次是最糟的,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想部分原因是,这里没地方可跑。”一周前,她临时容身的房子被一枚火箭弹炸掉了天花板。在写给《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最后一篇报道(2月19日)中,她形容:“这里每一栋建筑的水泥墙都被坦克炮弹打成了筛子,屋顶被火箭弹撕出大洞……有些街道房屋已经全部倒塌,家没了,只剩下衣服碎片、残锅破碗和残缺的家具。”    第二天,56岁的玛丽?科尔文在反对派提供的临时新闻中心躲避炮弹袭击时不幸遇难。    1956年1月12日,科尔文生于纽约长岛,家里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大。在耶鲁大学期间,她曾为校报工作,一度以为自己“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而已。但是大四时参加的一场研讨会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当时讨论的是著名记者约翰?赫西关于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后的报道,科尔文深受震撼,将赫西视为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    1978年大学毕业后,科尔文加入合众国际社报道时政新闻;1985年来到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负责报道暴力冲突事件。在办公室里坐等新闻从来不是她的风格,拿着笔和本子冲在事发第一线的才是她。    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担任战地记者的20年里,科尔文到过世界上最危险的战区:贝鲁特、车臣、科索沃、加沙、伊拉克、巴尔干、斯里兰卡……有人说,她像玛莎?盖尔霍恩(著名战地记者,报道过西班牙内战、越战、美苏冷战等,作家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其他记者不能或不愿去的险境,她都义无反顾地设法潜入――然后如实向世界传达那里发生的一切。她的勇敢近乎荒唐。    勇敢的代价是失去一只眼睛。2001年斯里兰卡内战的时候,科尔文被一枚手榴弹炸伤,失去了左眼。从此,黑色眼罩成了她的个性标志。她的同事斯蒂文?埃拉格尔说:“不知为什么,虽然付出如此代价,但她一如既往得勇敢。她曾为自己的假眼烦恼,因此戴上了一只眼罩,这给她带来了几丝海盗的气质。”    即便只能用一只眼睛观察世界,她也不失女性魅力,保持乐观。在最困难的战地条件下,周围嘈杂纷乱,她始终是振奋同伴精神的一盏明灯。许多年轻记者,尤其是年轻女记者,把科尔文视作偶像。    《星期日泰晤士报》主编约翰?威瑟罗评价说,“一种热情驱动科尔文去报道战争,她深信自己所做的很重要――新闻报道可以让残暴的政权收敛他们的暴行,唤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当我们阅读她上周感人的新闻报道,我们知道她心中充满对暴力受害者的同情。”    “我感到很无助。天气也很冷!但我会继续跟踪报道(叙利亚动乱)。”科尔文曾在Facebook上写道。    “抬起一只脚,迈出去,每一步都有可能踩到地雷,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爆炸,这就是所谓的噩梦。很多人可能会问,到底值不值得付出这么多代价?我们能不能来带变化?在我眼睛受伤的时候,我也被问过这样的问题,我那时候的回答是‘值得’,我现在也会这么回答。”2010年,科尔文在伦敦圣布里奇教堂举行的纪念过去10年殉职媒体工作者的仪式上发表演说,“总得有人去那里亲眼看看发生了什么。如果不去那些人们遭枪击和有人朝你开枪的地方,你就得不到新闻。”“我们的任务,就是不带偏见、准确地报道出这些内容。”   雷米?奥奇力克       2月12日,法国摄影师雷米?奥奇力克(Rémi Ochlik)的作品“利比亚之战”获得了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奖(即荷赛奖)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遗憾的是,他将永远缺席4月份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颁奖典礼了。2月22日,28岁的年轻生命,止于叙利亚的霍姆斯。    奥奇力克本来没想到自己会拿奖,甚至曾经对选送的照片辑还感到不满意。得知获奖消息后,他吃惊又高兴,但没有花时间去搞什么庆祝,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