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令人心痛的农村孝道缺失调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份令人心痛的农村孝道缺失调查.doc

一份令人心痛的农村孝道缺失调查 深入43个村庄、探访2000多个家庭、调查1186 位老人 个孝文化的发祥地,一次关于老有所 养的调查,3名大学生历时两个月向人们提交一一 调查范围:山东曲阜南辛镇43个村庄。 调查样本:2000多个家庭中1186位65岁以上的 老人。 调查结果:老人与儿女分居者占72.2%,三餐不饱 者占5.6%,衣着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全者占 90% 调查的执行者:田景军、付玄、王彪,3人均是黑龙 江鸡西大学的学生。除田景军现在已毕业外,另外两人 都在读。 起因:希望通过调查让更多人重拾“百善孝为先” 2009年2月20日,黑龙江省鸡西大学学生田景军、 付玄、王彪,以“中华孝道调查”之名开始了山东曲阜 之行。资助他们调查的是黑龙江省人大代表__多年 关注和倡导孝道的翟玉和。 2006年秋,翟玉和在鸡西大学演讲《中国部分农村 老人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这是他2005年自己做的一 份调查。翟玉和所讲的事例,触动了台下的田景军,他想 起了家乡贵州铜仁的邻居老太太。老太太有二子二女, 因老人将宅基地给了小儿子,引起大儿子不满,因此大 儿子不准自己的6个儿女接近老人。 从被深深触动到亲身调查,田景军历经两年半的 时间。两年半里,他反复掂量自己的选择,最终促使他坚 定付诸行动的原因是__ “对方方面面都有益”。 因调查工作繁杂,田景军找了两个同行者一一在 校生付玄、王彪,两人爽快地答应了。之所以如此爽快, 是因为他们也有着孝道蒙难的亲历。 付玄的家在安徽阜阳太和县,他们村里有一位独 居的偏瘫老太太。有一次,老太太为找吃的,不幸掉入沟 里,村民发现后赶紧将老太太救了上来,但闻声赶来的 儿子却对乡亲们说:“如果不是怕你们笑话,我早把她药 死了。”不久后老人去世、死因众说纷纭。 王彪也来自安徽省阜阳农村、童年的一段经历至 今还在他心中留有阴影。当时,他大伯的养子把大伯的 树砍了卖钱,还把家当拉走。王彪的父亲看不过去,上前 拦阻,竟被其用利器划伤。王彪兄弟上前保护父亲,结果 被对方踹开 田景军、付玄、王彪决心通过调查,让更多的人重 拾“百善孝为先”。翟玉和则表示,之所以资助他们,是 因为2005年他做的调查只是“走马观花”,他希望这3 名学子能“下马看花”。而之所以把调查地点选在山东 曲阜南辛镇,是因为这里既是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孝文 化发祥地。 从2009年2月20日到4月20日的两个月里,3 人的调查方法是问卷、个别访谈和进户查看,而问卷涉 及自然情况、居住、饮食、衣着、生活设施、医疗、 经济收入、劳动和生活自理、儿女尽孝等9大项40 余小项。 子女不孝,老人晚景凄凉 据统计、在曲阜南辛镇43个村庄1186名65岁以 上老人的受调查者中,老人与儿女分居者占72.2%,三 餐不饱者占5.6%,衣着破旧者占85%,生活必需品不全 者占90%。受调查的300多个子女中,56%的人认为孝 与不孝与经济有关,13%认为与经济无关,31%认为父母 无冻馁之虞就算尽孝。 2009年6月份,田景军整理出调查报告,将“不肖 子孙”分为如下类型一一家庭积怨型(房屋、田地分配 不均)、情感麻木型、身不由己型、无理取闹型、有利 可图型、怕老婆型、甩包袱型、教育失当型。 田景军、付玄、王彪说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西龙泉村的一位老人有3个儿子,其中二儿子是教 师。老人曾赴镇上告发3个儿子不尽孝,二儿媳认为老 人“成心丢儿女的脸”,将老人的窗户砸了,还扬言放火 烧屋。而那是2月下旬,夜晚零下十几度。 屯里村村民熟知“村中一景”:每日中饭、晚饭时, 一位88岁的老太太,便准时坐在儿子家门前的石墩上 儿子斗胆开门递给母亲饭碗、愠怒的儿媳妇便开骂“自 ”有时,老人讨不到饭,就怏怏离去据邻居说,“给不给饭,全凭儿媳妇高兴。”有时 儿子斗胆开门递给母亲饭碗、愠怒的儿媳妇便开骂“自 ”有时,老人讨不到饭,就怏怏离去 己都吃不上饭了 用麦粒换煎饼吃。 在1186位接受调查的老人中,真正愿意说出自己 遭遇的并不多,许多老人面对采访都守口如瓶。田景军 他们认为,老人们一是不敢说,担心子女知道;二是不能 说,怕家丑外扬;三是不想说,认为说了也白说。有老人 就直白地问田景军,“说了管用吗?” 走遍43个村、调查者还发现:每个村的村外树林或 空旷处,都有“躲儿庄” __三五户、五六户甚至十几 户不等的老人群体。老人们“躲儿”的原因不一,有的 是被赶出家门,有的是为“躲清静”、“眼不见心不烦”。 对1186位老人的子孙的问卷调查显示:不肖子孙、 孝子皆属少数,大多数游走于两者之间,即与父母保持 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这种关系人称“冷暴力”或“软 折磨”。但也有尽孝的子女给调查组留下了很好的印 象一一苏家村里就有一个大孝子,他母亲虽己97岁,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