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医院感染管理科.ppt
B医生的处理: 处理恰当? 基本恰当,但未用肥皂水冲洗,因为肥皂水属于碱性液体,可中和毒性。 工作中要时刻提高警惕,持利器时勿针头对住他人。 “没有员工的自身健康, 何来患者的健康维护” * * 手术室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使用器械而非手指握持针具、牵引组织、装卸针具和手术刀片。 在传递医疗锐器时同时给予口头提醒。 避免使用手—手传递方式传递医疗锐器,应使用盆或中性区域。 使用其它方法代替手术切割治疗方法,如适时使用钝边电烙术以及激光器械等。 尽可能使用内窥镜手术替代开放手术。 用圆头手术刀片代替尖刀手术刀片。 戴双层手套等。 1、临床使用中的消毒剂:甲醛、含氯消毒剂、 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可通过呼吸道和皮 肤粘膜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期接触可引起 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头痛、心悸、 失眠等。 化学性因素 (一)化学消毒对人的影响 2、各种化疗药物和抗生素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工 作中,频繁接触各种抗肿瘤药物和抗生素,这 些药物在配制过程中挥发入空气内的微粒可通 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对人体造成潜 在的危害,可致白细胞(WBC)计数减少、脱发、 月经异常、疲劳、皮肤过敏,重者可致骨髓造 血功能抑制、过敏性休克、猝死等。 化学性因素 3、各种毒性垃圾血压计、体温计、荧光灯等损坏破碎后漏出的水银,占医院卫生材料绝大部分的一次性PVC产品等等,均可造成人体的慢性中毒和其他危害。 化学性因素 4、各种废气、污染气体医院工作环境复杂,各种废 气、污染气体对医务人员均可构成职业威胁。有 报道显示,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的污染环境, 有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的可 能。 (二)化学消毒剂的防护措施 含氯消毒剂的防护:储存时应注意存放在阴凉处,以防止有效氯的挥发。在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制原则,水温不宜过高,最好不要超过30度,先兑水,再向水内兑药液。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橡胶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配制完后应立即清洗手套,双手皮肤并密闭容器。 由于用热水配置会引起有效氯快速挥发,挥发氯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研究已表明大量氯可使人出现窒息、昏迷等。 化学性因素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可引起呼吸道的损伤; 病室空调、床头传呼器、蒸汽开热水桶、净化设备、消毒机等的噪声可引起医务人员易疲劳、烦躁、头痛、头晕等; X线、同位素、紫外线等可致人体WBC计数下降、抵抗力降低、电光性眼炎等; 长期在病房来回奔走,可致腰肌劳损、静脉曲张。 物理性因素 物理性因素防护措施 治疗护理过程中接触到的粉尘时必须戴口罩; 各类仪器发出的声音尽量调低,减少呼叫铃呼叫率,实行床边工作制; 紫外线灯照射时戴防护眼镜; 减少伸腰、弯腰等动作。 × √ 医务人员长期面对疾病、意外伤害、死亡,忧伤情绪会影响精神状况和生活态度。社会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共突发事件以及酗酒、吸毒、医闹等社会问题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风险性和紧张感。长期的三班倒造成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加重,角色及生物钟紊乱。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压力对策 有宽容的力量:允许自己犯错更要允许别人犯错。 鼓励求助 让压力在你转换下变成动力! 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学会不攀比 感谢困难,感谢批评、感谢挫折!----是它们让我们成长 觉得受伤害时的心理调适 (他/她不是坏人,他/她曾经帮助过我,他/她是无心的,这是他/她个人习惯) 让丈夫/妻子及子女承担家庭的责任 做人不要太认真,做事一定要认真 危险性: HBV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大量存在,每毫升血液中有近1亿个病毒颗粒,如果注射过乙型肝炎疫苗并已经产生了免疫力,基本上不会被感染,而普通人群对HBV易感。只需极少量(10-4ml)污染的血液进入人体即可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 (10-7ml)血液可致隐性感染。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 危险性: 没有经过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者,若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割伤一次,其感染的几率是6%~30%,若该患者HBeAg阳性(乙肝二对半的第三项),则感染的机会增加至27%~43%。 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几率是1.2%~10%。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 发生意外伤害后,源患者和伤者都应及时验血。 30分钟内报告科内主任或护士长、负责人 2小时内报告院感科 院感科根据伤者情况进预防用药及指导伤者定期血清学追踪 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 发生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发生职业暴露后局部要紧急处理(立即从近心端到远心端挤压伤口,同时用肥皂水及清水冲洗10分钟,再用0.5%碘伏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数学新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课件(2025秋新版).pptx VIP
- 中医药技能大赛考试复习题及含答案.doc VIP
- 精益安全生产管理PPT.ppt VIP
- 3.5 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金风1.5MW风机机舱柜识别图.pdf VIP
- SN/T 1299-2003_入出境航空器器械除鼠操作规程.pdf VIP
- 《中考英语备考讲座》课件.ppt VIP
- Q NE-DA01.1-2020 《陆上风电、光伏建设项目质量验收范围划分》.xlsx VIP
- 智能电网中的电力市场机制研究.pptx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