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祝氏的五段说注重人体在疾病中的反应,特别注重阳气的有余与不足,他提出:“夫五段为抗力消长之符号,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气实则实,气虚则虚,伤寒为战斗行动,故首当重阳,善理阳气,则五段疗法思过半矣。 是以太阳伤寒,重在和阳,少阳有障,重在通阳,阳明太过,重在抑阳,少阴不足,重在扶阳,厥阴逆转,重在潜阳,五段疗法,不外扶抑阳气四性之药,无非调整阳用。” 对于当时的寒温之争以及临证时寒温的用法,祝氏的见解也不乏公允,他提出:“医之所宗,求真而已,得其真者,无法不宜。故善理虚者,必能治实,能用热者,必能任寒。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大致未病重阴,既病重阳,壮者滋阴为主,怯者扶阳为本。 凉药阴柔,隐害不觉,阳药刚暴,显患立见。热药有毒,易见而可救,寒药有毒,隐匿而难疗,同是药误,晦明隐显各别,与其蒙害而不觉,不如见过而知改,是以少阴伤寒,宁温而远寒。温药为温煦强壮剂,热药乃刺激兴奋用,温以补不足,热以振衰颓,其用殊也。时医见温热之疵而远之,吾见温热之害而终用之。” 章次公:祝先生个性很强,对于中医,颇有自信心,他既不鄙弃旧的,也不盲从新的,他不做古人的应声虫,也不做新医的留声机。 祝氏掌握了分析和归纳的武器,用来说明中医治疗的方法和原则,哪些是针对人的,那些是针对病的,作为疾病的表现,那些是合理的反应,那些是过分的冲动,治疗中如何去控制机能,如何去诱导气血,从广泛的经验中找出一般的规律,从彼此的关联上去作整体的把握。 这些理论和经验之谈都是有其实践价值的。祝氏认为:“病原多端,本体唯一,认病识证,以探取病原为贵,故分析不嫌其繁,治病处方,须兼顾本体为是,故归纳在于简要。夫分析与归纳,诊断之二大法门也,非分析不知病原之所在,非归纳无以集诊断之大成。” 祝味菊:我们不想空谈中西医的优劣,而想引起彼此间的认识或了解,为了社会,为了学术,我们总该想个办法,使它们接近,使它们得到一个联系的桥梁。 对感染性疾病的整体把握 李同宪、李月彩《伤寒论现代解读》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外感热病作为一个整体,六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经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是独立的某种体质。六经本质的认识无法统一,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系。 《伤寒论》以六经传变作为时间结构,以证作为空间结构,构建其理论框架,这种思维方式传承给了温病学说,构建出了卫气营血的时空理论框架。 当代中医认为《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现代西医把传染病、寄生虫病与各科的感染病综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感染病学。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感染—炎症—发热这一主题,所以只有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合后,才能顺利解读《伤寒论》。 一、卫分、太阳经与前驱期证态: 是一组类似于感冒的非特异性症候群,它包括了不同季节、不同表现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全身各器官系统感染(包括传染病)的前驱期及轻型,在病理学上属于非特异性的急性期反应。 风寒感冒证态(麻黄汤、桂枝汤) 风温感冒证态(银翘散) 湿温感冒证态(藿朴夏苓汤) 秋燥感冒证态(桑杏汤) 二、各脏腑气分证(包括阳明病、少阳病以及某些变证、坏病)与各器官系统急性感染典型期证态。 1)急性肺感染肺热证态 细菌性肺炎风热犯肺证态 病毒性肺炎表寒肺热证态(大青龙汤) 大叶性肺炎肺热炽盛证态(麻杏石甘汤) 2)胸腔积液寒实结胸证态(白散) 3)急性腹膜炎热实结胸证态(大陷胸汤丸) 4)肝、胆、胰感染柴胡汤证态(大小柴胡汤) 5)肠梗阻阳明腑实证态(大承气汤) 6)急性胃肠炎痞证态(三泻心汤) 7)霍乱样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证态(五苓散) 8)急性脑感染热扰心(包)神证态(安宫牛黄丸) 9)肌肉不自主运动动风证态 实风内动惊厥证态(羚羊钩藤汤) 阴虚动风肌蛋白消耗低钙、低镁血症证态(三甲复脉、大定风珠) 阳虚动风低血钾、低血钠证态(苓桂术甘、真武汤) 10)痢疾样综合征湿温证态(白头翁汤) 11)湿蒙心包非典型脑炎证态(菖蒲郁金汤) 12) 急性心肌炎炙甘草汤证态(炙甘草汤) 13)风湿性关节炎附子汤证态(三附子汤) 14)盆腔脓肿太阳蓄血证态(抵当汤丸) 15)急性盆腔炎热入血室证态(小柴胡汤) 16)胃肠道出血阳明蓄血证态(抵当汤) 17)盆腔良性包块蓄血证态(包括盆腔脓肿后遗症、慢性盆腔炎、宫外孕后遗症等) 18)腹腔恶性肿瘤脏结证态 19)休克亡阳证态 内毒素休克(冷休克)四逆汤证态 外毒素休克(暖休克)通脉四逆汤证态 20)阳明病发黄肝细胞性黄疸证态(茵陈蒿汤) 21)蛔厥蛔虫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