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5杜甫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5杜甫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5杜甫诗三首习题新人教版

PAGE 4 - 5 杜甫诗三首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 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解析:B B项,第三句只是承第二句“路几千”而来,讲述京城离边关的遥远,“皇宫奢靡的生活”和“愤懑之情”都是曲解。 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 ? ? ? ? ? ?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首联的艺术手法,从“莺啼燕语报新年”看是“拟人”的手法,效果为“形象描述出和平宁静的场景”;“莺啼燕语报新年”和“路几千”又是对比,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出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答案:①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出和平宁静、亲人团聚的场景。②对比。“莺啼燕语”的春景与“路几千”的边关对比鲜明,使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上句写乐景,下句诉哀情,以乐衬哀,更显哀情之沉郁。③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虚实相生,表现出对从征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二)(2018·陕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放言①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②能诈圣,可知宁子③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④兼照乘⑤,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 ①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②臧生: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③宁子:指宁武子。孔子十分称道他在乱世中大智若愚的韬晦本领。④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⑤照乘:珠名。语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指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大明珠。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二句单刀直入,起笔入题,提出本诗议论的核心问题。“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伪的事。 B.颔联用了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绝不能和臧武仲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宁可效法宁武子,佯愚于乱世。 C.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不取”“可怜”又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D.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形象化,虽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 解析:B B项,根据原诗句“但爱臧生能诈圣”可以看出作者是赞同臧生的,所以选项中说“表明自己绝不能和臧武仲这样的人同流合污”说法有误。 4.本诗题为“放言”,“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请简要赏析诗人是怎样畅快地抒情的。 ? ? ? ? ? ? ? ?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抒情方法的试题,要注意从抒情的方式、手法等角度作答。比如本诗一、二句用的就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就手法而言,本诗大量运用对比,讽刺辛辣。“臧武仲”与“宁武子”的真伪对比;“草萤之火”与“燔柴之火”对比;“荷露之珠”与“照乘之珠”对比,都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答案:(1)开头二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矛头直指当时的政治黑暗。(2)大量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本诗八句四联之中,五次出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3)大量运用对比,讽刺辛辣。“臧武仲”与“宁武子”的真伪对比:“草萤之火”与“燔柴之火”对比;“荷露之珠”与“照乘之珠”对比,都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三)(2018·武汉高三毕业生五月调研测试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①(其二) 杜 甫 宓子②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tia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