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40张)
材料三 廖燕力说:“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陈寒鸣《洪武儒学教育与科举八股的形成及其流弊》 ③怎样理解材料三“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的观点?为什么明朝“制义取士”“巧”? 明朝的科举制与秦朝的焚书举措同样是为了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明朝的科举制培养了适应封建君主专制需要的官僚队伍,扩大了统治基础。 材料四 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君主时代的科举,面向社会,不分贫富贵贱,通过考试择优选才,是一种公平竞争的制度,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实行之早、延续之久和影响之大,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科举制堪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网文《“科举制”盖棺百年涌风烟 在平反中回归理性》 ④材料四中对科举制有高度的赞扬。他们赞扬科举制的什么? 称赞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 ⑤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 思考1: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 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 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 思考2: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 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皇帝的烦恼之官员监察 三、监察与谏议——官僚制度的维系 职能 朝代 部门名称 备注 监察官员(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秦 监察百官 汉 御史府 ——监察和弹劾百官 ——监督郡国长官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明清 中央 “科道” 督察院——监察御史 分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六科给事中 监督六部业务 地方 按察使司 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刺史 谏议制 度——监 督皇帝的 言行和决 策 隋唐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 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 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宋 谏院 独立的谏官机构 明清 谏议机构取消 意义: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门下省 总结评价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两个方面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点。 问题切入: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 第一、在官制方面;有效地分割了加强了皇权, 第二、科举选官制方面: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稳定; 第三、监督制度有效维护了官僚制度的廉洁和高效。 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2、人治高于法治; 3、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 4、始终充斥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法律制度等。 ●温故知新 秦朝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汉到元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皇帝的烦恼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君权与相权 中央与地方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 职能(作用) 备注 秦朝 西汉武帝 三公九卿、中朝 决策,与丞相制衡 东汉 尚书台 取代三公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名师精编课件(3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名师精编课件(2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名师精编课件(3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名师精编课件(36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名师精编课件 (21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名师精编课件(3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名师精编课件(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名师精编课件(38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名师精编课件(5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名师精编课件(2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3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38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33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1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3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名师精编课件 (2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名师精编课件 (2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名师精编课件 (31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名师精编课件 (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名师精编课件 (36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