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名师精编课件(共35张)
我仁; 我义; 我以柔克刚; 我顺其自然; 把他们全杀了。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韩非 说: 说: 说: 说: 说: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仁) 和道德准则(礼)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 法家思想: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诸子百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 1.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 2.庄子的天命观对我们今天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借鉴。 3.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韩非主张的“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对今天“与时俱进”的借鉴。 4.韩非重视法治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依法治国”的借鉴。 知识整合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 儒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法家: 墨家: 道家: ——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与时俱进 变法革新、法治——与时俱进、依法治国 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节约型社会 辩证法思想、天人不相胜——辩证看问题、可持续发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礼法并施、 “天行有常” * 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而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制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权威,从而建立起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复习回顾: 1.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影响是什么? 2.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孔子和老子分别是哪个阶级的代表?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复习回顾: 4.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 C学而时习之 D因材施教 5、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中描绘了小国寡民这一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现实经济是: A、分封制下诸侯国之间关系的反映??????? B、井田制下劳动者集体耕作方式的反映 C、相对封闭的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状况的反映??? D、原始时代,社会经济落后的反映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但他当年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方案,为什么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的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关于“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 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 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 生了儒、道、墨、名、 法、阴阳、纵横、农、杂 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 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 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 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点一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形成原因 社 会 大 变 革 经济: 政治: 阶级关系: 思想文化: 井田制崩溃,生产力发展,小农经济、工商业发展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各国变法改革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回答这道题依据什么原理?)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1、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 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 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 跟踪训练 1、思想主张 a.政治: b.人性论: c.价值观: 儒家:孟子 2、地位影响: 有《孟子》经典著作,被尊为“亚圣”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仁政 民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46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32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名师精编课件(26张ppt).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01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22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3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46张)名师精编课件.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24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名师精编课件 (37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名师精编课件(7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名师精编课件(30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4课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0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名师精编课件(共3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9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4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45张).pptx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3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 宋明理学 名师精编课件(55张).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6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名师精编课件(19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