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 0
- 约1.4万字
- 约 12页
- 2019-01-18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3-07-30 颁布
- | 2003-10-01 实施
-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11.220
R 41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农 业 行 业标 准
NY/T683-2003
犬传 染 性肝 炎诊 断技 术
canni e hepatitis
Diagnostictechniquesforinfectious
2003-07-30发布 2003-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
NY/T683-2003
月U 舌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兽医诊断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克恭、王宏伟、遇秀玲、陈西钊、王传彬、杨秀勇。
NY/T683-2003
犬传 染性 肝 炎诊 断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犬传染性肝炎(ICH)的临床诊断、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CHV)的分离与鉴定、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等诊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
2 临床诊断要点
2.1 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例,患犬在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出现后数小时内死亡。急性型病例,患犬体温呈马鞍
型升高,精神抑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呕吐,腹泻,粪中带血。亚急性病例,特征性症状是患犬角膜一
过性混浊,即“蓝眼”病,有的出现溃疡。慢性病例多发于老疫区或疫病流行后期,患犬多不死亡,可以
2,.i2t:
病理变化
病犬主要表现全身性败血症变化。在实质器官、浆膜、粘膜上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出血斑点。肝
肿大,呈斑驳状,表面有纤维素附着。胆囊壁水肿增厚,灰白色,半透明,胆囊浆膜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
胆囊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 病毒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准备
3.1.1 试荆
3.1.1.1改良最低要素营养液(DMEM)培养基,配方见第A.I章
3.1.1.2 犬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
3.1.1.3 标准阳性血清:ICHV单克隆抗体,中和抗体效价1,1024.
3.1.1.4 标准阴性血清:无ICHV感染的犬血清。
3.1.1.5 新生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
3.1.2 器材
a) 细胞培养瓶;
b) 吸管;
c) 二氧化碳培养箱;
d) 37℃恒温水浴箱;
c) 普通冰箱及低温冰箱;
f) 离心机及离心管;
9) 研磨器械;
h) 普通光学显微镜;
;) 微量加样器,容量5VL-50p1-50pL-200PL;
j)0.45pm微孔滤膜。
3.1.3 样品
ICHV存在于病犬扁桃体、肝脏、脾脏等组织器官中。无菌采集这些器官用无血清DMEM制成
20N组织悬液.3000r/min离心30min。取上清 10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用于 ICHV分离。
NY/T683-2003
3.2 操作方法
3.2.1 细胞培养
用含8%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37C一培养MDCK细胞。每3d-4d传代一次,细胞长
成单层时,用于ICHV分离。
3.2.2 病料接种
将。.1m1处理好的组织悬液接种MDCK细胞,37℃吸附Ih,加人无血清DMEM继续培养3d-
sd,观察结果
3.2.3 结果观察
ICHV感染MDCK细胞3d-5d表现为细胞增大变圆、变亮、折光性增强、聚集成葡萄串状。若第
一次接种未出现细胞病变,应将细胞培养物冻融后盲传三代。如仍无细胞病变,则判为ICHV检测
阴性。
3.2.4 ICHV的鉴定
将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培养物,用 1%人 “)’(,型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血凝试验阳性者,再用ICHV
单克隆抗体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毒株。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4.1材料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