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型城垃圾填埋场的沉降研究
PAGE 114 土壤与环境 第11卷第2期(2002年5月)
刘疆鹰等: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沉降研究 PAGE 113
土壤与环境 2002, 11(2): 111~115
Soi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ses@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977019);上海市建委资助项目;上海市环卫局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疆鹰(1970-),男,博士研究生,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
收稿日期:2001-12-17
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沉降研究
刘疆鹰1,徐迪民1,赵由才1,李国建1,陈绍伟2,黄仁华2
1: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上海市环卫局废弃物处置公司,上海 200063
摘要:通过对位于上海老港填埋场的3000 m2试验场(垃圾填埋高度4 m,填入垃圾10800 t)历时880 d的沉降监测,根据垃圾在填埋场中的降解机理,建立了反映填埋场沉降规律的数学模型,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填埋场的第二阶段沉降(由于垃圾的生物降解而产生的)与填埋时间的指数呈线性关系。根据沉降规律,上海老港填埋场完成大约79%的第二阶段沉降,才能处于高稳定化状态。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沉降;垃圾生物降解;填埋场稳定化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1X(2002)02-0111-05
卫生填埋是目前垃圾处理主要的方法之一,在填埋场垃圾漫长地降解与稳定化过程中,产生了填埋场表面的沉降,影响和妨碍了土地再利用,然而沉降却是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宏观表现和重要考察指标。因此,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沉降规律一直是填埋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般填埋场场地沉降要持续25年以上,其总沉降量为垃圾初始填埋高度的25%?50%,其中50%以上发生在封场后的第一年[1]。影响填埋场沉降的因素有[2]:①最初的压实程度;②垃圾的性质和降解情况;③被压实垃圾产生的固结作用;④最终覆盖层的高度。根据不同时期引发沉降的主要原因不同,填埋场的沉降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5]:初始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初始阶段的沉降,发生在填埋操作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沉降,主要是填埋场内垃圾空隙中的水分和气体由于上层垃圾的压实作用而散逸所引起的,一般在1~6个月内完成;第二阶段的沉降,主要是由于垃圾自身的降解引起的。由物理原因而引起的初始沉降和第一阶段沉降历时较短,本文重点研究第二阶段沉降。
在过去国外的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大多借用Holtz and Kovacs编写的《地质工程导论》中的经验公式,即沉降量与时间的对数呈线性关系,其数学模式为[3-6]:
S = H0 C(lnt-lnt0) (1)
式中:S — 第二阶段t时的沉降量,m;
H0 — 扣除初始阶段、第一阶段沉降量后的垃圾高度,m;
C — 第二阶段的沉降系数,d-1;
t — 时间,d;
t0 — 第一阶段沉降结束的时间,d.
经研究,我们认为上述模型应用于垃圾填埋场不合适。主要原因如下:(1)虽然Holtz and Kovacs在此式中对各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说明,但参数之间的物理关系不明确,反映不出特定极限情况下的沉降量。从理论上说,若沉降时间足够长,垃圾降解趋于完全,沉降将趋于平衡,可按此式将得出沉降为无穷大;(2)此式并没有反映出第二阶段沉降同沉降原因—垃圾降解的联系。
虽然在填埋场内同时发生着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但过去的许多研究已证实,在漫长的垃圾降解过程中生物作用占主导,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填埋场第二阶段沉降的完全是由于垃圾的生物降解而引起的,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作用规律来推倒理论模型,并可以认为填埋场中微生物对垃圾的降解为一级反应过程[7]。垃圾填埋场沉降模型可由以下几个方程组成:
PH = PH 0·C·e-kt (2)
ΔPH = PH 0-PH = PH 0(1-C·e-kt) (3)
S2 = H0·ΔPH = H0·PH 0(1-C·e-kt) (4)
H0 = H-S0-S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专题讲练:第21讲 植树问题.doc VIP
- 影棚及摄像器材租赁报价单.pdf
- 应用博弈论解决海盗分金问题.pptx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车轮辐辏”审题立意及范文 .pdf
- 挖掘红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图文.pdf VIP
-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及干预效果分析.doc VIP
-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500项.pdf VIP
- 四川成都高新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pdf VIP
- 2026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30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