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实证研究方法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法學實證研究方法初探 For the rational study of the law the black letter man may be the man of the present, but the man of the future is the man of statistics and the master of economics. 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Path of the Law (1897) 一、序 言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前大法官Holmes在 1881年發表「法律的生命 在於經驗,而非在於邏輯」之銘言後,就法學研究方法之進程,更 作出如上的大膽預測。任何人只要稍微注意過去數十年來法學研究 方法論之發展,都將佩服Holmes大法官之遠見。繼「法律經濟分 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逐漸鞏固其在法學研究上之顯學地 位後,「法律實證研究」 (Empirical Legal Studies)在近十年來於美 國法學界之快速崛起,即提供了最佳明證。 實證研究之方法,於美國發展初期,雖然就此種方法論在法學 研究上之有效性,曾遭致不少質疑,惟在其以堅實的統計分析結果 作為後盾,破除了許多長久以來瀰漫於美國法學界之「迷思」 (myth) ,並對許多改革法案之施行成效,提出具體的實證評估結果 後,實證研究方法之魅力及有用性,即快速地風靡美國法學界。尤 其是在講究掌握具體運作狀況與制度施行成效之司法制度研究領域 中,更是累積了最豐碩的研究成果。 例如,對美國陪審團制度所常提出的一項批評係:十二個感情 2 程序法學的實證研究 用事的人,面對處境令人憐憫的原告,常常命本不應承擔責任之企 業給付原告不合理的鉅額賠償金;然而,精心設計之實證研究卻顯 示 1 ,此項批評僅係在刻板印象下所生成之錯覺。依對法院終結案 件進行統計分析之結果,法官與陪審團不僅對「責任之成立與否」 有著高於在其他社會生活脈絡中所得共識之一致性判斷,對「賠償 金額之酌定」,亦未出現陪審團高於法官的現象。相反地,在醫療 過失訴訟中,法官所判給勝訴原告之平均金額,反而高於陪審團所 判給之平均金額。依該研究所得之結論,根本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陪 審 團 相 對 於 法 官 係 更 具 有 「 偏 見 」 (bias) 或 係 較 「 無 能 」 (in- competent)的事實認定者。 毋庸贅言地,美國法律實證研究之成果,無法完全平移至我國 作為相關制度改革之依據。不過,其已發展出之實證研究方法,卻 可提供相當有用的研究工具,對我國法律制度進行本土研究。甚 且,在此方法論下所獲致之研究成果,不僅可作為我國法律改革之 依據,更可回饋於國際社會中,作為其他國家參酌的對象。事實 上,將實證研究應用於法學領域之重要性與必要性,近年來於我國 已逐漸獲得肯認,亦吸引了一定數量的學者、實務家、甚至研究生 投入此研究領域。儘管實證的研究方法,在我國仍處於初步萌芽發 展的階段,不過,在過去數年來,我們已經看到此種研究方法在法 學上之應用,正逐步地持續成長。 作為一位訴訟法的學者,除了傳統的法釋義學及比較法的研究 外,筆者於近年來亦開始積極投入司法制度實證研究的工作。對於 法學實證研究,筆者絕對稱不上是一位「專家」,而僅單純是一位 相信此種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願意投注心力發展此研究領域的學 者。事實上,筆者亦是在具體的研究執行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摸索 並吸取新知,努力地試圖使自身的研究更為成熟而細緻。因此,雖 1 參 Kevin M. Clermont Theodore Eisenberg, Trial by Jury or Judge: Transcending Empiricism, 77 CORNELL L. REV. 1124 (1992) 。 第1章 法學實證研究方法初探 3 然筆者自認仍不具備完整說明此種研究方法之能力,不過本於推廣 法學實證研究的初衷,筆者仍願藉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