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歌谣 第一节 民间歌谣的概念及范围 1.民间歌谣的概念 民间歌谣,一般认为它是民歌和民谣的总称。《毛诗故训传》中言:“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这种对歌和谣的解说,在后代形成四种理解:一是指”乐“为乐律,即符合于乐律可唱的为”歌”,不符合于乐律只诵不唱的为谣。一是指“乐”为乐器,即有丝竹管弦等乐器伴奏的为“歌”,没有乐器伴奏的为“谣”。一是指“徒”为步行,即徒歌为“行而歌之。”一是指“徒歌”为谶语,即谣专指“童谣”。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歌具有较大的主观抒情性,谣具有较大的客观描述性。现在趋于一致的看法是第一种理解。据此,我们认为:民间歌谣是一种具备独特节奏、韵律等艺术形式,具有歌唱和吟诵特征的抒情性韵文作品。 2)民间歌谣的范围 至于哪些是民间歌谣?在我国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民间歌谣即为民间一切压韵的文字,包括城市的“时调”、“小曲”、流氓的淫词滥调、佛婆劝善等韵语。 第二种意见认为:民间歌谣包括民间谜语、民间谚语等韵文作品。 第三种意见认为:第一种意见强调了不健康的内容,第二种意见强调了形式特点,因之,民间歌谣应是除一、二种意见外的韵文作品。 现在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三种意见,我们认为对于第一种意见应具体分析,不应以“内容不健康”而一概排斥在外,它有一部分内容可划入民间歌谣。 3)民间歌谣的起源 有关民间歌谣的起源国内外有十几种观点,这里我们仅介绍国内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歌谣产生于劳动,以鲁迅的“杭育杭育派”理论为代表。 歌谣产生于自然,以罗香林、罗根泽的“自然流露”理论为代表。 歌谣产生于模仿,以董每勘为代表。 歌谣产生于巫术,以王国维、蒋祖怡为代表。 歌谣的产生与心理有关,以朱光潜为代表。 我们认为:民间歌谣的产生,与原始人的节奏和音调的感觉有着直接的关系,节奏感和音调感是原始诗歌产生的中介或最直接的因素。 第二节 民间歌谣的类型 钟敬文的分类法 他在《民间文学概论》中采用与周作人相同的标准,将周作人“生活歌”中的“职业劳动的歌”另立一项为“劳动歌”,将其不太明确的“滑稽歌”更名为“时政歌”,将其叙事歌另外立项,实行“六分法” 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儿歌 我们遵循钟先生的意见进行讲解。 2)民间歌谣的类型 (1)劳动歌 以劳动生活为题材的韵文作品,包括秧歌、田歌、车水歌、船歌、樵歌、采茶歌、渔歌、牧歌、猎歌、夯歌及各种号子。其内容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与劳动生产紧密结合,并在劳动生活过程中诵唱,歌声与劳动节拍极为和谐,其中劳动呼声为组成词句的必要部分。它或唱劳动过程的具体情景——呼声与动作词句;或者是鼓舞劳动情绪——急促的劳动呼声和鼓动性词句,如《见滩号子》;或者是协调劳动——与劳动节奏相适应的劳动呼声的反复,如《打地基歌》。 一是与劳动生产本身没有直接关联,往往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爱情生活或历史故事为歌唱中心,但它是在劳动过程中唱的,偶尔也加进去一些劳动呼声,如陕北的《脚夫调》 一是表现劳动动作和过程的。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描写了制弓打猎的过程。《诗经·芣苡》中采野菜的种种动作。 艺术特色 音乐性长于文学性,具有鲜明的音乐感; 一领众和,领唱在先,齐唱在后重复,领唱或齐唱构成二声部或多声部。 (2)仪式歌 以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表现内容,并在其相关意识上演唱的口头韵文作品。它包含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劳动生产。有关劳动生产的仪式歌有二种情况:它或是在生产劳动活动进行中举行的仪式上吟唱的歌谣,如《上梁歌》;或是在生产劳动的前后及中期举行的某种祈祷仪式上吟唱的歌谣,如《伊耆(qi)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二是家庭生活.有关家庭生活的仪式歌为在人生仪礼和祭祀仪礼,主要者为婚礼和丧礼上所吟唱的歌谣.婚礼上的仪式歌有哭嫁歌、上轿歌、撒帐歌”一把栗子有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及贺喜歌”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水浒传》);丧礼的仪式歌有丧歌,有的地方称“哭经”。 《撒帐歌》(广西):妇女向洞房的床上撒枣、栗子、花生等。同时唱: “撒帐东,床头一对好芙蓉; 撒帐西,床头一对好金鸡; 撒帐北,儿孙容易得; 撒帐南,儿孙不打难…… 五男二女,女子团圆: 床上睡不下,床下打铺连。 床上撒尿,床下撑船。” 赞美新人夫妇和美,祝愿他们多子多福。 上头时梳头婆边梳边说喜话,在澳门一般的喜话都为三句: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docx VIP
- GZ-2022024机器视觉系统应用赛项赛题完整版包括试题答案及全部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使用安装说明书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pdf VIP
- SAP培训详细分解详细分解.ppt VIP
- 7《咱当兵的人》教学设计.doc VIP
- 2024年10月浙江自考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2024)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勤劳的蚕宝宝》精品课件.pptx VIP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节亚洲主要客源国概况(1)习题.docx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四》.ppt VIP
- SAP PP模块培训材料【116页超详细】.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