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晶圓代工專題報告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
由於個人電腦的普及、通訊科技的成長、網際網路的發
達、以及多媒體產品的需求,使得半導體相關產業急速膨脹,
繼1998 年上一次半導體工業的景氣高峰之後,從 1993年開
始全球半導體市場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高成長,此一成長一
直延續到 1995 年。1995 年對全球半導體工業都是豐收的一
年,全球市場規模達到將近 1,500億美元,成長率高達 41.7%,
其中佔87.3%龍頭地位的IC產業,亦達 43%的年成長率,而
MOS Memory成長率更高達 65%。
台灣的半導體工業在此一波成長趨勢之下,也有著突飛
猛進的發展,不但為國內近年來普遍不景氣的經濟帶來強勁
的活水源頭,在全球市場上更以高出 50%的成長率傲視群倫,
估計在公元 2000年時,台灣半導體工業的產值將達160億美
元的規模,將佔全世界的5%。[1]
除了高成長之外,相關產業間的分工細密、關係錯結是
半導體產業的另一特徵。在製造上有設計 IC線路的 Design
House,前段的曝光、蝕刻、擴散、離子佈植等製程的加工
FAB,後段的測試、封裝業者,及提出 IC需求的電子產品業
者;在支援產業中則有設備製造業 、原料供應業、光罩製造
等產業及其代理商。在專業分工的同時,卻也可看到許多不
同類型的整合,有的FAB本身有Design House,或者是自有
品牌的產品,或是自己做測試及封裝,在日本更存在許多結
合設備、前後段製程及終端產品的超大集團。當然也有更多
的情形是界乎獨立與整合間的狀態 ,各相關產業間維持著親
疏不一的共生網路關係。
[1]我國IC產業現況與展望,台灣經濟金融月刊,民國88年8月
1
二、研究動機及目的
我國的半導體產業在過去幾年來有著相當耀眼的成長,
但是在1996 年後半年起,由於全球性的供給過於需求,造成
劇烈的競爭,尤其是 DRAM的價格由二十幾塊跌到一塊屬,慘
烈的價格競爭,尤其是廠商的獲利空間。而在 1996年到1999
年間,我國又將有約二十座新的八吋晶圓場陸續加入生產,
未來的競爭勢必更加白熱化。國外的情形也差不多,美、日
等國的大廠不斷的追求更先進的製程技術、設備,以求創造
更大的競爭優勢,擺脫新興國家的威脅;而新加坡、馬來西
亞、泰國等新興國家又挾其人力成本的優勢積極建廠,希望
趕上我國並取而代之。在這種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情況下,
我國半導體的前景無疑十分艱險。
回顧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史,卻也是在各方不看好
的困境中發芽茁壯,因為我們適時地切割了半導體產業的價
值活動,培植了容易移植及進行專業分工的晶圓加工製程技
術,再加上我國深具彈性的電腦周邊產業螞蟻雄兵,各專業
分工間形成互動頻繁的共生網路,遂造就了今日的半導體產
業盛況。面對未來更形嚴酷的全球競爭,我國是否仍能過關
斬將,更進一步建立堅強的電子王國,則半導體相關產業是
否能適當的發揮合縱連橫力量,建立適當產業合作系統,以
整體系統的實力成為產業演他溪的生存者,將是重要關鍵。
我們將研究影嚮半導體相關產業間共生關係,並藉此關
係來了解下游相關產業供需的改變對IC產業的影響。
2
三、研究流程
擬定研究主題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蒐集資料
搜集初級資料 搜集次級資料 課程及討論
人員親訪 蒐集書報、雜誌、網
路、論文等資料
整理、分析資料,及撰寫報告
3
貳、晶圓代工產業概況
從八十年代的產業萌芽期開始,在歷經了九十年代的成
長茁壯後,晶圓代工的生產模式,不僅加速了IC設計的蓬勃
發展,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