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生物分中心情况简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多伦恢复生态学研究站 2006年第1期
PAGE
PAGE 1
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研究站简报
2006年第1期(总第5期)
多伦恢复生态学试验示范研究站主办 2006年12月18日
“全球变化与我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控制实验”研讨会
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伦恢复生态学研究站2006年学术年会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科学技术部的资助下,我国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草地生态系统控制实验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及时总结现有的我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研究结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鼓励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推动我国草地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全球变化与我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控制实验”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1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主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承办。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利用控制实验(二氧化碳、增温、降水、施肥、火烧、放牧和物种去除)研究我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侧重总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多伦全球变化多因子大型实验平台建立后两年内的研究结果,探讨该实验平台的高效利用和科研产出机制,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该平台在我国全球变化生态学方面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同时汇报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资助的重大、重点和方向性项目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先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生态与林学学科组于振良主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康乐局长以及苏荣辉处长、娄治平处长、邢雪荣处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学院副院长王艳芬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所长、科研计划财务处洪亮处长和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心董鸣主任参加了此次会议。同时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共计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定位站学术委员会主任康乐研究员和韩兴国研究员主持。大会首先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克平所长致欢迎词,随后韩兴国研究员对多伦全球变化多因子实验的研究背景、实验设计、总体进展、参加人员等整体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汇报。学术委员会主任康乐研究员为大会做了题为:“我们是如何开展整合生物学研究的?”的学术报告,他以自己研究团队的代表性成果为例,将整合生物学的科学理念、缜密严谨的科研思维、雄才大略的开创意识贯穿其中,该报告精辟的学术思想为全球变化多因子实验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同时应大会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赵新全研究员、汪诗平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高琼教授分别就增温和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影响和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的叶片尺度的生理生态学模型作了精彩的报告。东北师范大学郭继勋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韩国栋教授分别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样带研究”第二课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的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两个研究区域,对一年来所取得的研究结果与进展情况作了详细的汇报。另外有15位参加多伦全球变化多因子实验的研究人员就各自取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汇报。这些报告涵盖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各个生物组分(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组分(碳-氮-磷-水分)及其组合特征和功能特性(多样性-结构-功能),而且涉及草地生态系统在不同尺度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叶片-个体-种群-功能群-群落-生态系统)。
全部学术报告结束后,康乐研究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对来自各个单位的报告人以及参加会议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表示感谢,对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为会议所作的各项组织和协调工作表示感谢,同时对大型研究平台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今后仍然要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同时指出研究平台要秉承开放原则,着力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最后他针对目前我国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科研思维方式以及科研分工协作等科研战略性问题进行了高瞻远瞩的分析,并指出了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此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展示了我国利用大型控制实验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全球变化的一系列成果,及时总结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在该领域研究的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对于引领和推动我国全球变化生态学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编辑: 王正文、白文明、宋世环 校审:万师强、李凌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公示材料1项目名称多智能体.DOC
- 2016年陕西教育系统新媒体榜117-陕西教育厅.DOC
- 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DOC
- 2017年债务化解级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南京卫生和计划.PDF
- 2017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局绩效管理指标体系.PDF
- 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PDF
- 2017年第8回淀川工科高校HEROCUP实施要项.PDF
- 2018-028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价的认识与应对.PDF
- 2017年级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审核评分表.DOC
- 2017艺术硕士美术-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DOC
最近下载
- 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地形填充图.docx VIP
- 企业文化咨询案例文档.ppt VIP
- 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同意书(血管畸形栓塞).doc VIP
- GSP零售药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2025《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肖邦Op.31的创作特征及演奏风格研究7900字.docx
- 四川省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的气候名师公开课市级获奖课件.ppt VIP
- 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pdf VIP
- 第二单元+第3课+叠山理水(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全员质量意识提升培训.pptx VIP
- DBJ61T 149-2018 陕西省城镇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