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股權結構、監理機制與公司價值之研究
──以台灣上市公司為例
研究生:陳柏融 撰
指導教授:吳欽杉教授
中華民國 九十二 年 七 月
謝辭
論文終於得以完成,不單為這兩年的研究所生活刻上深刻的印記,也劃下完美的句
點,同時也是我另一段人生起點的開始。
首先感謝恩師吳欽杉老師的提攜與指導,讓我在這段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始終得以
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發揮 ,而當我遭遇瓶頸之際,又總是適時地拉我一把,除了論文的指
導外 ,老師的身教及言教更總讓我如沐春風、銘記在心 ,值此論文完成之際 ,對於老師
的付出,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
在此也特別感謝二位口試委員陳安琳老師以及黃振聰老師的細心審閱與殷殷斧
正,提供學生許多寶貴的意見,使得本論文能更臻完整與嚴謹。
感謝碩士班兩年期間,系上老師的諄諄教誨,以及系辦媛琳姐、Judy姐及滿姐等秘
書們的悉心照料。另外,更感謝全體碩士班的同窗好友,兩年來和你們一同歡笑、學習、
成長與勉勵,才能夠在我生命中寫下這獨一無二的一章,願大家珍惜這份得來不易的友
誼。
當然最後要感謝的是我最親愛的父母及家人,感謝你們的支持與包容,使我能順利
完成碩士學位,願將我所有的喜悅與榮耀與你們一同分享。
陳柏融 謹誌于
中山大學企管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摘要
自從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許多針對東亞國家之研究發現,此地區公司的股權
集中程度普遍高於其他地區,且公司監理機制之不完善,是導致亞洲金融危機的最主要
原因。因此,本研究即以La Porta 等人(1999)追蹤公司「最終控制權」的方法,亦即
分辨投票權之最終控制者身份,將屬於同一控制群體的直接與間接所持有的投票權相
加,藉以辨認公司的最大控制群體(持股最大股東),來探討我國上市公司的最終控制
型態以及各種控制方法對於控制權、現金流量請求權以及兩者偏離幅度的影響。
此外,並以Proxy Q作為公司價值評價之因變數,透過控制股東之控制權與現金流
量權偏離的情形,來衡量控制股東對於小股東財富剝奪的程度。本研究亦探討現行公司
監理機制的設計,能否有效扮演減緩公司代理問題、提升公司價值的角色。
本研究以2000年至2003年四月間曾發佈公開說明書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另考量
金融保險業之營業性質及財務結構較為特殊,與其他產業相差甚鉅予以排除後共得有效
樣本183家。透過複迴歸分析,其實證結果如下:
1. 台灣上市公司確實存在有明顯的股權集中現象,且其最終控制型態係以家族為最主
要的控制型態。
2. 台灣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東普遍運用金字塔結構、交叉持股與透過名目投資公司的方
式獲取控制權,及藉由參與管理來強化控制權。並因此而使其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
產生偏離,且家族控制型態確實顯示出有較高的控制權與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偏離
的現象。
3. 台灣上市公司中,控制股東投入之現金流量請求權較大者,有較高的公司價值。
4. 台灣上市公司之監理機制,並無法發揮其應有的監理功能。
Abstract
Since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several researches for the East Asian have found
that concentration of ownership higher than other areas and weak corporate governance have
been important reasons of financing crisis. Therefore, the study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