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观差异看梁漱溟对胡适的孔子观的批判-南华大学学报.PDF

从文化观差异看梁漱溟对胡适的孔子观的批判-南华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卷第6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7 No.6 2016年 12 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2016 从文化观差异看梁漱溟对胡适的孔子观的批判 周良发ꎬ潘  红① (安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ꎬ安徽 淮南ꎬ232007) [摘  要]  胡适的孔子研究是其“整理国故”的一次具体实践ꎮ 借鉴西方现代学术方法ꎬ胡适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学术 思想史ꎬ其西化视域下的孔子研究也受到质疑和批判ꎮ 梁漱溟的孔子研究基本上是回应胡适之论而起ꎬ但其结论往往针锋相 对ꎮ 梁漱溟是文化保守主义者ꎬ他对胡适的孔子观的批判ꎬ恰是保守主义和全盘西化两种文化观的冲突ꎮ [关键词]  梁漱溟ꎻ  胡适ꎻ  孔子研究ꎻ  文化观 - - - [中图分类号]  B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 0755(2016)06 0032 05     批判是学术的生命力ꎬ学术因它而繁荣发展ꎮ 1922年8月已发行 8版ꎬ青年学子几乎人手一册ꎮ 古今中外ꎬ似无疑议ꎮ 晚清以降ꎬ因新旧文化交替、 蔡元培在序言中指出该书有4 大优长:一是证明的 中西文化交流而引起的学术争鸣真可谓林林总总ꎬ 方法ꎬ二是扼要的手段ꎬ三是平等的眼光ꎬ四是系统 [1]3 ̄4 屡见不鲜ꎮ 梁漱溟(1893—1988年)对胡适(1891— 的研究 ꎮ 因仅是中国哲学史的上卷ꎬ故其述论 1962年)的孔子观的学术批判ꎬ虽然没有像“问题与 对象只选定先秦部分ꎬ然在先秦诸子百家中ꎬ胡适对 主义”之争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那样造成前呼后 孔子及其孔门弟子着笔甚多ꎬ所占篇幅亦最为庞大ꎮ 应的声势ꎬ却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不可轻忽的话 此书关于孔子的论述包括5个方面ꎬ分别是孔子略 题ꎮ 这里ꎬ笔者基于文化的层面分析、考察胡适的孔 传、孔子的时代、«易»、正名主义、一以贯之ꎮ 1934 子研究ꎬ梁漱溟对胡适的孔子观的批判ꎬ由此探究二 年ꎬ«说儒»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形 人文化观上的差异ꎬ揭橥梁漱溟“新孔学”之要义ꎬ 式出版单行本ꎮ 此文长约四万六千余字ꎬ可以说是 并在此基础之上ꎬ展现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接绪、阐发 胡适继«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研究孔子学说及其 中国固有传统时ꎬ如何接引异域文化的心路历程ꎮ 学派源流的重要文献ꎮ 在借鉴吸收时论尤其是傅斯 年«周东封与殷遗民»的一些见解后ꎬ胡适认为孔子 一  胡适的孔子研究 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原本属于 胡适 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名声大 殷商部落性的“儒”扩展成“仁以为己任”的“儒”ꎻ 噪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ꎬ其关于孔子研究 二是把较为柔懦退逊型的“儒”改造成具有刚毅进 的材料现在保留下来的共有4 份ꎬ包括«孔丘»(诗 取型的“儒”ꎮ 歌ꎬ1916年)、«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ꎬ1919 年)、 综而观之ꎬ胡适的孔子观的主旨义涵可概为5 «说儒» (1934 年)和«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 个方面:其一ꎬ对孔子之“仁”的创发性阐释ꎬ认为 (1934年)中ꎬ也是其“整理国故”的重要成果ꎮ 这 “仁”乃是理想的人道ꎬ尽人道即可成仁ꎻ其二ꎬ对孔 其中系统论述孔子思想及其历史贡献的ꎬ则是«中 子哲学方法论的诠解ꎬ将«论语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