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发经济”与养老地产
俞大有
一、目前老年人被长期照护的形式及比例
• 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
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时,即
为老龄化社会。
•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已
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底,60岁以上的人
口约为1.6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2.5%,且每
年以3%的速度增长。
我国现行的养老居住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养老居住政策
• 家庭养老为基础90% 的老人在社会化服
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
• 社区养老为依托7% 的老人通过购买社
区照顾服务养老。
• 机构养老为补充3% 的老人入住养老服
务机构集中养老。
养老居住需求分析
• 从健康自立到老年需要护理养老可能经过居家养
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阶段。
• 居家养老方式分析:适老化普通住宅(老少户,
老人专用住宅)、老年居住社区、老年公寓。
• 社区养老方式分析:老年活动中心、居家老人照
料、日间照料托老所。(包括医疗设施、餐饮零
售服务、清洁照料服务)
• 机构养老方式分析:公共福利院(政府建设的福
利机构)、私立老人院、老年康复院、老人护理
院、临终关怀设施。(照料对象广泛,从健康老
人到需要护理的老人都有。)
• “421家庭”催生养老住宅。以往的居住方式
不利于兼顾照料老人和孩子。老人退休金
不多,但资产不少。养老居住方式创新呼
之欲出。
• 学习发达国家在养老模式上从起初的医院
到养老设施,最终都走向“家庭、社区养老”
的经验,结合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居家养
老将成为我国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
二、目前我国的养老地产存在哪些问题?
• 首先是开发档次比较低,配套和服务的水平、设
施有限。以前专门为老人设计这方面做的还是很
不好的,也没有什么经验。此外产业规模小,产
业链整合度低,老年的一些设施和设备都是很缺
乏的,也不专业,这方面产品也特别少,缺乏全
过程的开发经验。
• 目前单一的养老院由民政部门、集体、个人参与
投资建设。养老设施建设少,城乡建设极不均衡。
福利性质的养老不能做到公平。
• 目前居家养老只是单一的居住功能,养老配套功
能缺失,住宅没有养老必须的设施设备,社区没
有养老的配套服务。
• 其次是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对老年客户群细分不够。
• 在美国的购买者:48岁度假住宅。54岁旅游区住宅。
63岁退休住宅。最高的财产净值。57-65岁购买第二
住房的峰点。72岁以后放手新生活。
• 在我国养老住宅的购买人群肯定不一样。
• 中国中、老年人住房的需求市场主要集中于:
• 工作导向、生活导向:--积极的可持续成长型生活和工作。
• 生活品质
• 通用设计水平
• 生活福利设施情况
• 专注于健身
• 选用的技术适用性
• 老人的情况非常复杂,年轻一点的老人身体非常健康,老
了以后可能就会身体不好,需要照护。今天他比较健康,
你就觉得他住的非常合适,明天他摔一跤,需要护理了,
房间又满足不了要求。(陪护、轮椅、卫生间)
• 第三是有一些政策虽然已经提起来了,但是还不
能完全落地,特别是一些法规还不是很细致,有
一些东西在适应性上还差一些。
• 第四是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整合度低。
• 第五是缺乏开发全过程的经验。
• 第六是产业标准不健全。
•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我国的养老地产正处于一个
初级阶段,产业的整合,高端市场亟待发展,跨
行业的前沿性研究迫在眉睫。
• 养老地产只有非福利的产业化才能做到公平性。
三、养老居住模式和社会背景的关系
• 首先是时代背景催生了迁居养老。
• 由于人口流动,异地求学、异地就业带来
的两代分居,很多人现在都不是跟父母住
在一起。但父母的养老子女必须要承担,
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他们养老的负担很
重,他们也想到要把双方父母接过来,想
着给父母买一个房,父母也想着来帮着带
子孙,两代有一个就近居住的要求。
• 家庭小型化带来第二、三套房的需求。
• 其次是两代家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