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简史(下).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英国文学简史 (下) 第五章 十九世纪文学 第一节 初期 一、浪漫主义时代 在18世纪末期初露端倪的浪漫主义诗歌到19世纪初进入辉煌时期。浪 漫派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 19世纪的头一年 (1800年)发表了著名的 《〈抒情歌谣集〉序》,标志着浪漫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一直持续到 30 年代维多利亚时代的开始而告一段落。 雪莱在他著名的 《诗辩》中说当时作家诗歌中“燃烧着一种动人的活 力……与其说是他们个人的精神,毋宁说是时代的精神。”这种时代精神便 是法国大革命所激发出来的追求 “精神解放”的精神。法国大革命体现的民 主自由思想、人民在推翻封建统治中的勇气和力量,鼓舞了进展中的英国资 产阶级民主运动,促使诗人的激进主义信仰的形成。他们把进步思想家潘恩、 葛德汶宣传的 “人权”、“自由”、“正义”的思想引入诗歌创作,反对压 迫、束缚,倡导个性。 法国革命为浪漫派诗人树立了理想,也为他们带来了失望。启蒙思想家 关于 “自由、平等、博爱”的华美约言并没有实现,革命被野心家利用,激 进的措施发展为恐怖政策,拿破仑对欧陆实行侵略扩张,这使得诸如华兹华 斯等诗人对革命的热情冷却下来。革命后,英国政府在各方面政策上趋向反 动,停止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政治、经济上的种种政策,取缔进步组织,迫害 进步活动家,镇压工人摧毁机器的 “卢德运动”,1819年8月武力镇压曼彻 斯特民众聚会的 “彼得卢”事件臭名昭著。政府反民主的倒行逆施加剧了诗 人们对现实失望与愤慨的心情。近代增长的个人主义精神、以唯心主义为基 调强调个性特征的德国古典哲学,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幻想人类平等解放的 空想社会主义,都共同构成新的文化环境,促成一代新诗风的形成。 浪漫主义诗人对崇尚理性、制约个性、逐渐失去生命力的古典主义极为 反感,注重主观精神世界表现,把个性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推向首位,以 精神力量去反叛现实。他们向往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宣扬的 “返朴归真”的 境界,向自然寄托追求自由的理想和愤世嫉俗的情感。他们向不受古典主义 陈规约束、自然质朴的中世纪民间文学学习,浪漫主义运动便是从18世纪中 叶以后搜集、整理和仿效民间歌谣创作开始的。感伤主义诗歌和前浪漫主义 诗歌对于浪漫主义运动起了先导作用,彭斯和布莱克的创作更是开浪漫主义 诗歌之先河,而浪漫主义文学兴盛的帷幕则是由华兹华斯拉启的。他与柯勒 律治、骚塞曾长期居住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共同得名 “湖畔派”。拜伦、 雪莱与济慈则是新一代浪漫主义诗人。他们既受到上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的极 大影响,又反对 “湖畔派”诗人对现实的逃避态度和消极倾向,显示出大胆 叛逆和热情追求的精神。浪漫主义时代是英国诗歌的辉煌时代,但小说也在 发展。苏格兰作家司各特将浪漫主义精神引入他的历史小说,而简·奥斯丁 则以细腻的笔触继续着写实小说的传统。散文文学在浪漫主义时代也获得了 长足的进展。 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是19世纪初期全欧性运动的一部分,但英国浪漫主 义文学是当时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 深刻影响。 二、浪漫派诗人 (上) l、挚爱自然的歌手: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19世纪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湖 畔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在英国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出生于昆布兰西部的考克茅斯湖区,是律师的儿子。在豪克斯海德小学读 书时,他除了学习希腊拉丁古典文学,便流连山水,与山川湖泊,鸟兽鱼虫 相亲,培育起爱好自然的精神。1789年,17岁的华兹华斯进入剑桥大学圣·约 翰学院,他对乔叟、斯宾塞、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的喜爱远胜于对神学课程的 兴趣。他先后在1790年和1791—1972年,徒步旅行到法国,被如火如荼的 法国大革命所吸引,对 “平等、自由、博爱”的革命口号心往神驰。他在法 国居住1年多,与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发生密切联系。但接踵而至的 “九月 大屠杀”和雅各宾党人的 “恐怖统治”大大减弱了他对于革命的狂热情绪。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与素来亲近的妹妹多萝西在湖区雷斯当的一处乡舍居住 了近2年,获得良好的创作环境。在这期间,结识了柯勒律治,很快成为知 己,他们相互切磋诗艺,于 1798年共同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抒情歌谣 集》。诗集还未出版时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