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纹藤壶布纹藤壶藤壶科BalanidaeBalanusreticulatusUtinomi
网纹藤壶(布纹藤壶) 藤壶科 Balanidae
Balanus reticulatus Utinomi
(Balanus amphitrite communis Darwin)
周壳圆锥形,直径20 毫米,高11 毫米。壳口缘由于各壳板的顶部显著突起而呈锯齿状。
壳板表面光滑,略带玻璃光泽,无纵肋,有纵行的紫褐色的条纹,并有细而颜色呈淡紫色的
横行条纹,而与纵行条纹成直角交互排列,成为布纹状。各壳板的顶端常向外反曲,尤以峰
板最为显著。壳口略呈五边形。幅部狭,其顶缘倾斜。在壳壁内部有纵行管道。楯板略呈直
角三角形,外表具清晰的生长线;内面关节脊发达,其长度超过背缘之半,末端尖锐;闭壳
肌窝明显,小而呈椭圆形,闭壳肌脊发达,在闭壳肌脊与关节脊之间具一浅凹;侧压肌窝小
而深。楯板中部向内凹而顶端向外曲。背板三角形,距短宽,其长度约为底缘宽的 1 /3,
末端斜圆。
本种与糊斑藤壶为近似种,惟后者横纹不显著,壳板的顶端不向外反曲,背板距较细长
及底缘平直。
附着于低潮线以下的岩石、贝壳或蟹类的甲壳上,要求盐度较高,常在水下,并常有附
着于船底,影响航行速度和污损船底,或占据了养殖牡蛎的附着空间,为有害的附着动物。
分布于黄渤海、东海、南海、台湾。国外:朝鲜;日本;马来群岛;檀香山;地中海;
印度洋;非洲西岸及欧洲海。
糊斑藤壶 藤壶科 Balanidae
Balanus cirratus Darwin
(Balanus smphitrite cirratus Darwin)
局壳圆锥形或近圆筒形,峰吻间直径12 毫米,高8 毫米,是我国分布很广的一种小形
藤壶。壳表光滑,壳板薄,呈淡紫褐色,有密而模糊的白色纵行条纹和横行白色斑点相交又。
壳口较大,略呈四边形。幅部很阔,上缘倾斜,表面褐紫色,间有浅色平行横纹。各壳板斜
向后曲,峰板最高,吻板稍低。鞘短,具平行横纹。楯板三角形,表面具生长线,中部凹下,
近背缘部分色深;关节脊发达;闭壳肌窝明显,闭壳肌脊长,与开闭缘平行;侧压肌窝显著
而深。背板呈三角形,表面生长线明显,自顶端到距末部有宽的纵沟;底缘成一直线,侧压
肌脊明显,5—6 条,其末端超出底缘;距细长,末端圆。
营密集群栖生活,附着于贝壳、小石及船底上。常栖在干潮线下。
分布于我国沿海、台湾。国外:日本南部;菲律宾群岛;大洋洲;马来群岛;印度及阿
拉伯海。
泥藤壶(克氏藤壶) 藤壶科 Balanidae
Balanus uliginosus Utinomi
(Balanus amphitrite krügeri Nilsson-Cantell)
峰吻间直径18 毫米,高20 毫米,壳口12 毫米.常成群体,周壳圆锥或圆筒形。壳口
很大,略呈四方形,壳口缘成锯齿状。壳板表面幼时光滑,成长的个体常因群栖相互挤压而
变形,表面也随之粗糙。壳片呈淡灰褐色而几近白色,间有不清晰的淡紫色纵横纹;也有带
微淡紫色,尤以在峰板,侧板部分较为显著,各壳板的上端略向外反曲。幅部广,顶缘斜,
翼部也较宽,均有横线。檐板稍狭,外表有显著的生长线,近外侧有一紫褐色纵条纹,开闭
缘有许多锯齿;关节脊发达,其长约为背缘之 1 /3;闭壳肌窝深,闭壳肌脊发达,其长轴
与开闭缘相平行;侧压肌窝小。背板表面生长线显著,呈波形弯曲;自顶端到距末端有一纵
行凹沟,近峰缘部又具一浅纵凹,该二纵凹似将背板表面纵分为三等分;关节沟与关节脊特
别显著;距细长;在楯缘多锯状齿,从侧压肌脊处至距之间的底缘具深的凹陷并有许多波突;
侧压肌脊显著,5—6 条,其末端超出底缘。
附着于船底或贝壳上,密集成群。栖息在河口港湾低盐度海区。常栖在潮间带。
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国外:鞔鲜;日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