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附加价值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之研究.pdf

经济附加价值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經濟附加價值與企業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pp. 51-88 經濟附加價值與企業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1 呂健銘 摘 要 本研究以民國 92 年至 96 年間,台灣 50 指數成份股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進 行實證分析,探討經濟附加價值(EVA® )指標對股票報酬是否具有顯著的解釋能 力,可作為評估企業經營績效的參考依據。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是一 種源自於剩餘利潤的觀念,強調企業欲創造股東財富,必須賺取超過資金成本之利 潤,並且考量在傳統會計制度下,企業盈餘受到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之扭曲,對其所扭 曲的部分加以調整。經濟附加價值(EVA® )有別於傳統會計指標的兩大特徵為: 一、將權益資金成本納入考量。二、使用約當權益準備項目,來匡正會計原則扭曲的 部分。經實證分析結果顯示,經濟附加價值指標對股票報酬具有顯著的解釋能力,可 以當作評估企業營運績效的重要指標。 關鍵詞:經濟附加價值、剩餘利潤、企業經營績效 壹、緒論 隨著台灣金融自由化的步伐加速、及金融商品的日益創新,社會大眾可以利用的 投資工具也愈來愈多。但是一般投資人常使用的投資工具仍是權益證券,在選擇投資 標的之過程中,投資人所關心的是要如何辨別企業是否具備成長性與獲利性,因為投 資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來可以從企業獲得報酬,不論是股東、或是債權人都是評 估企業具有未來成長價值的情況下,才願意投資企業。因此如何找出企業的真實價值 是與企業相關的利害關係人所注重的焦點。為了計算出企業的真實價值而發展出許多 評價模式,例如著名的 Gordon Model 即是衡量企業價值的簡單模式,而近年來則以 「經濟附加價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最受到廣泛探討,其重要性與日 1 東吳大學會計系碩士在職專班研究生。 51 第13期 劇增。 紐約史坦史都華公司 (Stern Stewart Co.)於 1989 年首先提出經濟附加價值 (Economics Value Added, 簡稱 EVA® )的觀念,其理念基礎源自剩餘利潤(Residual Income, RI ),剩餘利潤與一般財務報表上所列之營業利潤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剩餘利 潤將機會成本的概念納入,是一種將會計觀念與經濟基礎融合的財務績效衡量指標, 主張企業價值需經過部分會計科目的調整,才能完整呈現企業的經濟價值,強調企業 應賺取超過資金成本的報酬來創造股東價值。以狹義的 EVA 來說,即企業的投資報 酬須超過所承擔風險的必要報酬。而所謂的必要報酬是指資金的提供者,包括股東與 債權人所要求的報酬。經濟附加價值(EVA® )有別於傳統會計指標的兩大特徵為: 一、將權益資金成本納入考量。二、使用約當權益準備項目,來匡正會計原則扭曲的 部分。 目前投資人在證券市場投資時,多用財務比率中之本益比作為參考,而陷入本益 比的迷思。因為其假設一家企業的本益比保持不變下,每股盈餘成長時,其股價理論 上也應該上漲。但實質上股價是反映企業的未來價值,因為價格是企業 EPS 表現好之 情況下,未來能成長的反應結果,所以本益比是投資之結果,問題是企業是否未來能 夠成長,無法從股價看出來,一般來說,股東價值的增加乃來自於企業經濟價值 (economic value )的創造,而企業的經濟價值則可經由獲利的增加、有效的專案投資 或是營運資金管理的改善所創造出來,而 EVA 則是用以衡量企業所創造出來的經濟 價值是否高於其所利用資金成本之一種績效衡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