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教材

中国古代医学--总结 中国医学萌芽时期 远古~夏.商.周.春秋(远古~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 中国医学奠基时期 战国~三国(秦汉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65) 中国医学兴盛、发展、创新时期 晋唐~宋金元(265~960~1368) 中国医学进一步发展及稳定时期 明清(1369~1840) 特点:1)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及劳动分工而出现的。2)宗教文化和文学促进了古代医学的发展。3)古代医学渗透着较浓厚的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色彩。统治者拥有御医或其他职业医生专门为其治疗。4)由于受古代生产力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古代医学知识多来源于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并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适应。虽然能用一些自然哲学知识解释人体和疾病现象,但是大多数早期的医学理论缺乏实验根据,而且夹杂着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妨碍了医学的发展。 简答题 1.什么是医学? 答:古今中外不少的哲学家、医学家及科学家给医学下过不同的定义。其中我国的《科学技术辞典》指出:“医学是指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与自然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社会科学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医学所研究的是与自然和社会相互联系着的人。 简答题 2.为什么说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 答:原始医学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在以植物充饥的生活体验中,逐渐体会到可食植物的营养价值及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如中国人发现大黄能泻下,麻黄能平喘止咳)和毒性。人类还认识到熟食促进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了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并发现一些动物的内脏(如肝脏)、血液和骨髓可治疗某些疾病。在狩猎和畜牧业的发展中,人类积累了一些简陋的创伤救护疗法;部落或氏族间的殴斗所造成的死伤也促进了创伤外科的救治水平的提高。在治疗工具方面,基本上是生产与生活工具。由此可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 二 中国近代医学 --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 (公元1840~1949年) 中国近代医学 --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 (公元1840~1949年) 1、西医的传入 2、中国近代医学体系的形成 3、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4、近代中医药学 5、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 1、西医的传入A 建立诊所和医院 郭雷枢(Thomas R.Colledge,1797~1879)最早建议英美教会界雇佣传教士作为来华的先驱。 1830年第一个把医疗作为传教手段的教会团体(基督教美国公理会国外布道会总部)在中国活动。 美国基督教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医生——彼得·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到中国。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 1、西医的传入B 开办医学校 1886年医药传道会在广州建立第一所教会医学校——博济医学校,此后美国安立甘会于杭州成立广济医学校。 1887年英国伦敦会于香港成立爱丽斯纪念医院,并于同年8月成立医学校(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第一届有两名毕业生,其中之一是孙中山先生。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到中国。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 1、西医的传入C 吸引留学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我国近代史上掀起了第一次留学高潮。 中国留学欧洲学医的第一人是黄宽 中国女子留学习医的第一人是金韵梅 1896年中国向日本派出第一批留学生13人 他们学成回国后大都成为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和学校的骨干,对当时的医疗卫生事业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带到中国。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由沿海进入整个内地。 1、西医的传入D 翻译医书和出版医学刊物 西医书籍的编译是早期西医传入的另一重要途径。 斯坦顿(Stannton G)将皮尔逊所著《种痘奇法》译成中文,于1815年出版。 合信在中国助手协助下,在1851~1858年间编译了《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新说》、《妇婴新说》和《博物新编》。 英国人德贞翻译、编著了大量西医的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书籍,主要的有:《西医举隅[yú] 》、《全体通考》等 英国人傅兰雅,1861年来华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他与赵元益等合作翻译的医书主要有《儒门医学》、《西药大成》、《法律医学》等,其中《法律医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法医学的书籍。 《海关医报》(Customs Medical Reports)是我国西医药期刊的篙矢。 1871年,在上海创办,刊载疾病调查报告和医学论文,该刊是研究近代我国医学发展概况和流行病学的宝贵资料。 明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