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法分解制备铜系催化剂-化学工艺专业论文.docx

介质阻挡放电法分解制备铜系催化剂-化学工艺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质阻挡放电法分解制备铜系催化剂-化学工艺专业论文

VA呵 VA呵 。 叫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天津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间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口MCUVRn年Aνnv 口M CUV Rn 年 Aν nv 期 间H 字 签 。q ,A斤1 矿M附 3 名 签 者 作 文 论 位 学 ,, ‘,雪吨,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天津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们气输 们 气 F ‘/ :/ 鸣 学位论文作路名:中牙 签字日期:如10 年 l 月 5 日  呼户户签字日期: ).0/0年 1 月 S 日 呼 户 户 , ... 、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研究用于合成气一 步法制备甲酸申酣和 CO 催化氧化反应的安全、廉价、可靠、高效的 Cu 催化剂 对于化石能据合理利用、减轻污染、降低能耗和新能源的开发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采用了空气介质阻挡放咆对铜幽悴碱式碳酸盐、碱式碳酸铜等物质进行 处理,有效地将其分解成为相对应的氧化物。介质阻挡放电具有咆子能最高、电 场强度高、易形成自由基和准分子等特点,因此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法制备的氧化 铜及氧化铜·佛在形貌、颗粒大小等方回都不同于常规蜡烧制备的催化剂。对介 、 咱 质阻挡放电法制备的 CuO-ZnO 的表征显示,催化剂颗粒粒度更小更均匀; Cu 元 索易于在表面上富集,并且在反应中更易于被还原为 CU20; 原位漫反射红外研 究则显示其在还原后,有更强的氧化甲酸基生成申氧巍的能力。实验证明,利用 介质阻挡放电法制备的 CuO-Zn。在合成气一步法制备甲酸甲酶的反应中具有较 好的催化性能。 使用介质阻挡放电分解碱式碳酸铜制出了六边形薄片结构的 CuO; 进一步 结合 NaHC03 洗涤处理后,获得了 CuO 纳米绪。这一结果预示着介质阻挡放咆 分解法可以成为制备纳米颗粒并控制其形貌的一种新方法。 CuO 纳米线在 220.C 即能够将 CO 完全催化转化为 C02,连续反应更是显示出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这与其特殊的形貌,具有很强的吸附 02 能力,易于转化为 C旷的同时又能长期 在反应条件下维持其价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进行研究,可以认为: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分解法 最关键的因素是电子轰击,而强电场及磁场则是改变生成物形貌的重要原因,同 时放电中产生的臭氧改善了样品吸附氧的能力。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使介质阻挡 放电分解制备的催化剂比常规焰烧制备出的催化剂拥有更为突出的催化能力。 关键词t 介质阻挡放电、氧化铜、合成气、甲酸甲醋、 CO 催化氧化、形貌控制 也 吗 4 I .马 v Abstract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nergy crisis become more serious wi也由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Developing highly efficient Cu-based catalysts for one-step synthesis of methyl formate from the syngωand CO ca阳lytic oxid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properly using fossi1 resources,alleviating pollution, d阳easing energy ∞nsumption and developing new fuels. h由.e present work,由e 剖r dielectric-barrier discharge (DBD),which is initiated . and operated at atmospheric pressure,has been applied to decompose the Cu-Zn and 咱 Cu hydroxycarbonates. DBD is one of 也.e cold plasmas and characterized by high elωtronen町gy and high electric f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