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非均衡、市场主体和转型发展——厉以宁经济思想述评.pdf

经济非均衡、市场主体和转型发展——厉以宁经济思想述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非均衡、市场主体和转型发展——厉以宁经济思想述评 作者:王曙光 内容提要: 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众多经济学思想流派中,厉以宁先生 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 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 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 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 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力。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 (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 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 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 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 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 二次调节 所有制改革 转型发展 道德调节 一. 引 言 在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的以渐进式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市场化 进程中,歧见纷纭的经济学家们以其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立场为我 们展示了丰富精彩的经济改革理论,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使得经 济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最为繁荣活跃的领域。这些思想,映射着中 国的经济学者在深刻反省传统经济体制和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所经历 的艰辛而勇敢的探索轨迹,携带着鲜明的时代转折的印记;尽管这些 思想家们也许并未形成缜密而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他们独特的理论 进路和富有创新色彩的思想必将在经济思想史上留下值得珍视的篇 章。事实上,中国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经 济体制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正在受到国际学术界 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对中国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具民族特色 的变迁路径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阐释,如何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寻求和 选择一种社会成本最低的推进战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们试图解决 的两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在理论前提、分析方 法和政策主张上迥然相异的思想派别。其中有以强调价格体系的全面 改革从而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为理论核心的“协调改革派”,有从中 国非均衡的经济现实出发、强调企业改革优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 而重塑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改革派”,有把改革宏观 管理体制作为研究重心、把转换政府职能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宏观 改革优先派”,有以稳健见长的、主张把双重体制模式的转换和双重 发展模式的转换相互衔接有机协调的“宽松学派”,有以所有权和经 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经营权主导改革派”, 有将如何明晰企业产权作为研究重点、主张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改造传 统体制、重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需要的微观基础的“产权改革 派”,有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范畴、从制度变迁和 制度创新的视角来研究改革的“制度学派”,不一而足 。这些极具 政策意味的改革理论经历了学术上的激烈纷争和与现实经济的碰撞 摩擦,在大浪淘沙般的甄选和淘汰之后,有些理论被淡忘了,而有些 理论却日渐被中国改革的实践所证实和接纳,从而奠定了它们在经济 改革思想史中的不朽地位。 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 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 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 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 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厉以宁先生著述宏富,视野开阔,在许 多领域都进行了富于独创性的研究,要对他的经济思想进行一番科学 梳理并进行恰当中肯的评价,殊非易事。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 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 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 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 (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 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 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 二.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 一般均衡理论自 1874 年瓦尔拉《纯粹经济学要义或社会财富理论》 发表以来,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到 20 世纪的 50 年代,阿罗和德 布鲁等人完成了一般均衡理论的现代化阐释工作。一般均衡理论所要 回答的,一是经济均衡的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