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创新论 姚海明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历史 的选择:企业制度创新 年 ,在冲绳 召开 的中 日经济 学术讨论会 上 , 日本著名 的 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对 中国的企业作 出了这样 的断言: “中国不存 在企业,或者几乎不存在企业 。” 小宫隆太 郎的这一说法似乎过 于武断,在一个拥有数十万个企业 的国度 中,何 以谓之 “无企业 说”?然而,细想起来,生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经济学家, 旁观中国的经济现实,得出这样的结论,却又在情理之中。 企业这一名词来 自于西方 。虽然我们无法考证世界上第一个 “企业”究竟诞生在何时何地,但是,企业作为一种组织生产要素和 从事商品生产的经济组织形式,能够在 “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商 品经济 中生存下来,并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这一事实本身就 向 ①  吴家骏 、汪海波编 :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经济管理 出版社 年 版 ,第 页 。 第 2 页 我们展示 了企业这一形式所特有 的市场性质 。 水桶上的短板 :国有企业 管理学上有个水桶 原理 ,其基本 内容是说 ,一个水桶盛水 的多 少 ,不是取 决于水桶上 的长板 ,而是取 决于水桶上 的短板 。短板成 为制约水桶容量 的关键 因素 。根据这一原理 ,我们 不难 发现 ,在 中 国经济体制 改革 的大系统 中,国有企业 正处在短板 的地位 ,经济形 势十分窘 迫 。 第一,利润下降,亏损居高不下 。自经济体制改革 以来 ,国有大 中型企业在 市场经济 的冲击 下 ,经济效益一直处在 不佳 的境地 ,利 润 额 不 断 下 降 。 年 ,全 国企 业 实 现 的利 润 , 比 年 下 降 年 又 比 年 下 降 年 再 下 降 。与 此 相应 , 国有 企业 的亏损 额 则在 不 断上 升 ,仅 年上半年,国有 企 业 亏 损 额 就 达 亿元 ,相 当于盈利 的 ,其中,大中型 企 业 的亏 损 额 达 亿元 ,相当于盈利额 的 。不仅如此,国有 企业还存在着大量 的潜亏 ,即帐面上盈利实 际上亏损 。据 国家工商 银 行 年 底 对 全 国 家 国有企业 的调查 ,帐外亏损及损 失 的厂 家达 家 , 占调查厂家 的 ,潜亏额达 亿 元 , 为 帐面 亏 损额 的 倍 ,相 当于 同期实现利润额 的 。 明亏 加 潜亏 , 国有企业 的亏损面高达 。如果按照新会计制度计算,亏 损 企业 的 比例可 能在 以上 。 第 二 ,资金利用 效率低 下 , 国有资产流 失惊人 。国家为 了支持 第 3 页 国有 企业 的发 展 ,对 国有 企 业 注 入 了大 量 的资金 ,然 而 , 国有 企 业 在资金使用上浪费相当严重,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据统计, 年 国 有 企 业 固 定 资 产 交 付 使 用 率 为 ,比 年 下 降 了 ,相 当 于 亿元未形成生产 能力 。 年预算 内国有 企业 未使用、不需用和封存 的固定资产达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