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 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2  8                                                               Aug.2012 
                                           ’                              No.4 
第 期                       Journal of China Women s University 
  4 
          论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民事保护令制度 
                                薛宁兰 胥 丽 
   摘 要: 民事保护令制度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了更为快捷有效的救济与保护,                      降低了受害人再度 
   遭受暴力的可能性,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的重要工具。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 
   家庭暴力的事后救济和惩罚机制较为完善,但缺乏事前和事中救济措施。民事保护令制度恰是法院发 
   布的对受害人进行临时性或终局性人身与财产保护的制度。  我国家庭暴力防治法确立这一制度有其 
   法理基础。我国应从实体内容和程序规范两方面确立民事保护令制度,具体可对民事保护令的适用范 
   围、种类及内容、 申请、核发、执行,以及违反民事保护令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实现“事先预防 
   为主、事后惩罚为辅”的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模式。 
   关键词: 家庭暴力防治法;民事保护令制度;事前救济机制 
  DOI 编码: 10.3969/j.issn.1007-3698.2012.04.005 收稿日期: 2012-06-19 
   中图分类号: D4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698(2012)04-0039-06 
   作者简介: 薛宁兰,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亲属法和妇女法; 胥 丽,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100720 
    民事保护令制度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许多                 家庭暴力首先是侵权行为,故法院签发保护令 
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项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                   是令施暴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但它与民事 
特殊救济制度。在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确立这一制                   责任的承担有一定区别:受害人处于家庭暴力直接 
度,为保护受害人免遭进一步侵害提供了有效预防                  或现实危险之中的,即可申请保护令,不以提起民 
手段,也为法院依法干预家庭暴力,保障受害人权                  事诉讼为条件。具体而言,当事人之间已有其他诉 
利确立了法律依据。民事保护令与传统法律中的赔                  讼的,并不影响保护令的申请;申请保护令也不影 
偿损失、准许离婚、刑事处罚等事后救济手段相比,  响当事人提起其他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根据家庭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防治家庭暴力的功能。                   暴力行为发生的紧急程度不同,法院依据申请核发 
                                        紧急保护令和暂时保护令可以不经过审判程序;保 
   一、民事保护令的性质 
                                        护令的审理期限短于一般民事案件;当事人有受家 
    (一)民事保护令与民事法律责任                     庭暴力急迫危险的,检察院、公安机关及政府有关 
    民事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                部门也可以向法院申请保护令。更为重要的是,民 
施民事违法行为,依照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                  事保护令与民事责任的目的有所不同。民事保护令 
事法律后果,或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                  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受害人,而非惩罚加害人,因此, 
法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了十                  学理上多将之界定为对受害人的救济措施。 
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民事责任的承担需要当事                      (二)民事保护令与民事强制措施 
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通过审判程序作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州阳澄国际研发产业园生态景观设计概念方案征集-Tenderstream.PDF
 - 英格兰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与实践分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PDF
 - 英语教育系05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及相关细则-泉州幼儿师范.DOC
 - 茶叶浸泡液中微量元素形态的VisualMINTEQ软件模拟分析Visual.PDF
 - 茶多酚葡萄柚提取物联合应用对变异链球菌生长产酸的影响.DOC
 - 茶氨酸和厚朴提取物对日龄小鸡分离应激过程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PDF
 - 茶叶霜冻害精细化预警———以浙江松阳为例-生态学杂志.PDF
 - 茶艺美学系列讲座-大同技术学院.DOC
 - 药事管理与法规-执业药师考试.PDF
 - 药事信息化应用与实践-中国数字医学.PDF
 
最近下载
- 解读《GB_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2部分:力学性能》.docx VIP
 - ECA微生物偏差评估和调查指南2020.pdf VIP
 - 三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20肠道传染病(课件)(共26张PPT).pptx VIP
 - 公司私车公用管理制度及私车公用协议.docx VIP
 - (完整版)格斗术教案.doc VIP
 - 金属学与热处理--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习题.doc VIP
 - 《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docx VIP
 -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书记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试行).doc VIP
 - 加油加气站改扩建项目申请报告.pdf VIP
 - 教学能力大赛教学实施报告【参考国赛一等奖撰写】.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