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 年邵武市现代农业(茶业)生产
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申报单位(签章): 邵武市财政局 邵武市农业局
项目负责人:卓玲 严跃华
联系人及电话、E-mail:王小云
swnfb@163.com
廖庄鸿
swcyzz@163.com
项目申报时间: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四日
3
2011 年邵武市现代茶业生产发展
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一、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㈠ 茶叶生产发展现状
现有茶园面积 5.47 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 4.3 万亩;经国
内外有关机构认证的无公害茶园面积 3600 万余亩,有机茶园面积
3400 亩。全市茶叶年产量达 4200 吨,实现产值 11500 万元;年出
口茶叶500 吨,出口创汇额 120 万美元;建立了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年繁育茶树良种种苗 3000 万株;栽培的茶树品种主要有金观音、
黄观音、肉桂、水仙、安微储叶种、福鼎大毫、福云 6 号、丹桂、
雀舌、北斗二号、元宵绿、九龙大白等二十多个品种;生产的茶类
有绿茶、白茶、红茶和乌龙茶,为多茶类产区。
㈡ 产业发展区域布局、发展规划
邵武市市政府制定《2010-2015年茶产业发展规划》。邵武
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邵武邵武茶产业今后发展方
向和重点:面积上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再新植 2 万亩),品种
调结构(大力推广适制武夷岩茶品种),走发展武夷岩茶之路,
将邵武建成武夷岩茶生产“后花园”。通过现代茶产业项目的
实施,到 2013年,建设以水北镇为中心,邵南片肖家坊镇、和平
镇、大埠岗镇为产业带,辐射张厝、金坑、桂林三个偏远乡镇的区
域布局。完成标准化、生态茶园 20000 亩,争取 1.13 万亩茶园建
设高效机采设施,全市 4.51 万亩茶园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建设病
4
虫害测报点 3 个;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优化改造和新建初制茶厂
24 座。通过项目实施,我市无性系良种率提高 20 个百分点以上,
茶叶单产提高 26%左右,总产量提高 30% 以上,总产值增加 40%
以上,茶叶加工水平明显改善,茶叶质量明显提升,优质茶率提高
20 %,优质茶率达到 80 %以上,效益明显提升,使项目茶园亩新
增效益 1360 元,带动全市茶农人均增收 150 元以上。
㈢ 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
邵武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
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日照较充足,雨量丰沛,山区多雾障,
多雾形成大量散射光,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要求。邵武产茶历史悠
久,是正山小种红茶原产地之一,至今传承这一历史文化,10
个乡(镇、街道)均有产茶,涉茶人口占全县人口 50%以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成立以副市长为产业发展
领导小组组长。邵武以“邵武碎铜茶”地理证明商标为新的发
展契机,共同打造邵武碎铜茶公共品牌,同时大力发展有地方
特色的工夫红茶、小种红茶、乌龙茶。因此,邵武茶业有非常
大的发展优势与潜力。
㈣ 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 高标准的茶园面积少,产量偏低
10 多年来,邵武市的茶园面积虽然逐年增加,但由于缺乏投
入,高标准的茶园较少,靠天收成,产量低。
5
2 龙头企业小,带动能力弱
全市大多数茶业加工生产企业生产设备陈旧简陋,加工工艺粗
糙,起不到龙头标杆带动作用。
3 缺品牌,缺包装,卖价偏低
邵武茶叶缺品牌、缺包装,市场销售普遍以批发形式,价低利
薄。
4 知名商标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