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内容-广东特色植物资源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科学研究院.DOC

公示内容-广东特色植物资源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科学研究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 -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 项目名称 广东省特色植物资源利用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2.中山大学 3.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4.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5.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6.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邢福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项目总负责、野外调查、发现新种、撰写论著、关键技术研发,制定标准 2.马国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撰写论文、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3.叶华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野外调查、发现新种、撰写论著 4.刘信凯,高级工程师,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品种培育、栽培繁殖、推广应用 5.廖文波,教授,中山大学,野外调查、发现新种、撰写论著、专科专属研究 6.汪华清,高级工程师,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撰写论文、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7.罗伟聪,高级工程师,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撰写论文、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8.王发国,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野外调查、发现新种、撰写论著,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9.陈红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撰写论著,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10.胡晓敏,高级工程师,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11.刘东明,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发表论著,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制定标准 12.易绮斐,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野外调查、撰写论著,制定标准 13.刘黾,高级工程师,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14.王晶,工程师,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品种培育、栽培繁殖、推广应用 15叶育石,实验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野外调查、论著撰写、栽培繁殖 项目简介 广东省是我国唯一具有从热带海岛至中亚热带山地植被的省份,植物种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研究和利用各类植物资源奠定了基础。但项目实施前,广东部分地区的植物资源本底不清,资源利用少,严重制约着我省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鉴于此,我们组织省内6家单位对广东植物资源现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 1.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应用有较大突破。本研究重点查清了南岭和云开大山等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的植物物种组成、结构与分布格局。在南岭和云开大山发现新种18个。以本研究新发现的广东含笑作为亲本,培育出‘香绯’等国家授权新品种2个;利用广东特有植物杜鹃红山茶作为亲本培育出 ‘红屋积香’等国家授权新品种8个,其新品种和系列关键技术集成形成了广东新品种的地方特色,受到国内外业界的青睐。 2.世界性专科专属的研究与应用结合,研发成果显著。本研究对蔷薇科、兰科、堇菜科等进行了世界性专科研究,获得一系列分类学理论研究成果。同时,结合该科植物观赏和生态学特点,有目的的选择优良种源用于栽培繁殖和养护技术的研究。其中蔷薇科樱花的栽培繁殖和推广应用是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经广泛的野外调查、栽培繁殖,选育出“中国红”和“广州樱”优良品系,研发出樱花栽培繁殖技术专利4个,提高了发芽率,关键技术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造就了“广东樱花”在全国应用的品牌效应。 3.特殊生境的植物资源与生态修复结合研究亮点突出。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区广泛分布着耐旱、耐瘠薄的植物,本研究利用这一特性重点开展了特殊生境生态修复的适生植物评价与筛选,发现新种8个。评价筛选出用于特殊生境生态修复植物22种,其中用于岩质和矿山边坡的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专利5个;研发出土壤改良、耐瘠薄植物栽培与滴灌一体化技术,在陡坡造林方面得到推广应用,获得专利5个;研发水污染净化技术,获得专利8个,使水分可循环利用,提高了抗污和景观效果。 4.珍稀香料材用树种产业化推广应用获得成功 檀香在广东的利用历史悠久,但栽培繁殖技术难度大,离体培养不易获得成功。本研究对檀香进行了多年的栽培试验,以及寄主植物的评价与利用,发表论文20多篇;在快繁技术研究方面,从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进行了艰难的探索,离体培养获得了成功,研发出檀香发明专利6项,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共出版专著18部,发表论文241篇,其中SCI论文108篇;国家获授权专利69项,美国授权专利1项;获国家授权新品种10个;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3个;制定地方标准5项;培养博士22名和硕士24名。 1. Fan Qiang, Chen Sufang, Li Mingwan, Guo Wei, Jing Huijuan, Wu Wei, Zhou Renchao, Liao Wenbo. Molecular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