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
第二节 区际经济联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1)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A. O. Hirshman )是美国著名的发
展经济学家,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创始人。1958
年,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提出了极
化-涓滴效应学说,创立了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2)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2)
赫希曼认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必然的。
增长在国际间或区域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
“
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
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3)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3)
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
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
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
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4)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4)
极化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落后地区生产要素的吸引;
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的劳动力;资金等等。
第二,落后地区在国内外贸易中的劣势日趋明显。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5)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5)
涓滴效应体现在: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
第二,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思想
观念等对落后地区的扩散。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6)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6)
极化效应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涓滴效
应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
从长期来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
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在于:
第一,经济活动的扩散机制;其次,国家的
政策干预。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7)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7)
二、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的基础是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8)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8)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1. 区域经济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
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主导产
业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9)
第一节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9)
创新 成长 成熟 衰退
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兴旺部门 停滞部门 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