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朱小黄: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遇到挑战.pdf

中信银行朱小黄: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遇到挑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小黄: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遇到挑战 银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经营资源和信用结 构已经发生潜移默化的演变。履新近一年的行长朱小黄近日与新 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详细介绍了其对未来如何塑造中信银行独特 的市场价值,在近身厮杀的银行竞争中再度实现赶超的“兵法”。 转型中的中信银行正在耐心的寻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解决 方案。 履新近一年的行长朱小黄近日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 时详细介绍了其对未来如何塑造中信银行独特的市场价值,在近 身厮杀的银行竞争中再度实现赶超的“兵法”。 但与以往不同,此时的银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传 统的经营资源和信用结构已经发生潜移默化的演变,朱小黄也已 经认识到,多方挑战正在动摇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但发展仍然 是第一要务,他将力图赶超。 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面临挑战 2012 年银行业整体上结束了利润高增长的时代,在经济环 境日趋复杂、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竞争等环境下,商业银行 这个“高富帅”也承受着压力。 “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建立在存、贷、汇业务的基础上, 长期享有“资本垄断、法定利差、客户需求”等三大天然优势。 但是,“五大挑战”正在动摇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使得传统的基 本经营资源和信用结构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演变。” 在银行业干了三十多年的朱小黄如是观察。其所提到的五大 挑战分条缕析如下: 其一是市场化进程的深刻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其二是经营权的垄断逐渐融化,市场约束增强; 其三是社会融资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金融脱媒现象明显; 其四是经济波动风险加大,银行亲周期业务面临风险考验; 其五是技术脱媒加速,互联网导致银行支付及融资功能边缘 化。 宏观层面,社会经济动力的转换,正在从投资拉动为主向消 费拉动为主转变。原先银行业贷款需求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 投资拉动。这种转变使银行原来的收益支柱如公司银行业务,逐 步面临挑战。 作为这家向来以大公司业务为王牌的银行行长,朱小黄不得 不思考新形势下如何迎接挑战。 在他看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向消费拉动型转变,支付创新、 短期小额贷款、服务业、消费信贷等,则在未来消费热潮中迎来 新的发展机遇,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如何重塑中信银行核心竞争力? 规模上要与市场大势保持同步增长,力图赶超。 “现在,像中信银行这样的中型银行正处于一个尴尬的时 期。尴尬就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朱小黄上任初始便如是 诊断这家经过了25年发展变革的银行。 从资产规模论,股份制银行已经进入近身厮杀阶段。截至一 季末,3 万亿资产规模以上的股份制银行依次为招商银行、兴业 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虽然仍处在第一梯队, 但中信银行不得不面临着座次下滑的双重尴尬。 虽然从体量到框架,从已经积累的人才资源、体制上的制度 安排,到市场竞争力各方面中信银行都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按照朱小黄的定位,中信银行在现有的竞争格局中仍属于“大银 行中的小银行,小银行中的大银行”。 “中信银行现在的资产过3 万亿,这样的规模决定了我们的 经营策略必须与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有所差别,要基于市场环境 和自身的规模与能力,确立符合自身发展阶段和经营能力的市场 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 何谓差异化发展?又该如何发力成为这家银行不得不审慎 思考和尝试的新课题。 在朱小黄看来,当前的竞争环境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 但发展的要义既包括外延扩张,也包括内生增长。前提是,“在 规模上要与市场大势保持同步增长,力图赶超。” 五大战略支撑中信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围绕着经营模式的转型,朱小黄首先明确了客户、数据、渠 道、智力、人才五大战略,其中客户定位是所有战略的出发点。 “谁先舍得,谁先获得,要首先学会放弃。”朱小黄用如是 “兵法”向新浪财经解释客户定位的战略。 中信银行要与大银行错层竞争,重新确立与自身能力相适应 的客户定位,建立对公以中小型客户为主、对私以中高端客户为 主的“橄榄形”客户结构。 与之相应,在业务战略上,朱小黄将差异化的落脚点锁定为 “边缘业务主流化”。 在其看来,智慧型的竞争是做不同的选择,而非在趋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