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检验与边境贸易 佟海山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章  边 境 贸 易概 论 第一节  我国边境贸易的概况 一、我 国边境贸易的历史渊源 我国陆地边界有两万多公里,东邻朝鲜,南接越南、老挝、缅 甸 ,西部 和 西南 与 阿 富汗、巴基 斯 坦、尼 泊尔、不丹、锡 金、印度 接 攘 ,西北和东北面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 斯 毗邻 ,北面 为 蒙古 。我 国的辽 宁、吉林、黑龙 江、内蒙 古、甘肃、新 疆、西藏、云南、广西等九省(区 )与上述十五个 国家接壤和毗邻 。从 地缘关系来讲,我国边境贸易是指这九省 (区)边境地区与上述十 五个国家相应边境地区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我 国与这些周边 国家 的经济贸易及文化技术有源远流长 的联系 , 我 国各族人民同周边 国家 的各族人民为创造亚洲的灿烂文化和世 界经济 的发展作 出了伟大 的贡献 。 早在 中国秦汉时期 ,中国的纺织业在工艺和技术上均有重大 突破和发展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饲育家蚕、缫丝、织绸的国 家 。在公元前 世纪的西汉年间,中国的纺织生产 已超出自给 自足 的范围,成为大量的商品生产 。到了汉唐之间,中原地区的丝织品 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使汉唐间丝绸之路上的中 外贸易异常活跃 。西汉时期 的对外贸易已经有陆海两路 。陆上丝 绸之路又分为两路:西北丝绸之路 ,通过新疆的伊宁、喀什和蒲犁 分三路到中亚各国、印度 以及阿富汗等西亚乃至欧洲各国,喀什当 时成为我国西部最早的国际市场 。西南丝绸之路,始于成都,通过 云南的文 山南下直达越南 ,或从瑞丽 出发,通过滇缅通道到达缅 甸、印度的南部海港,由此借海道抵达东南亚各国乃至非洲各国。 第 2 页 当时的滇池和洱海两地 区同越南的红河流域和缅甸地 区就有频繁 的贸 易往 来 。因此 ,中国的丝 绸 品、茶 叶、瓷器 和钢 铁 制 品等 商 品, 通过横贯欧亚的丝绸之路 ,输往上述各个 国家 ,换取它们的呢绒、 酒、珠 宝、香 料、马 匹、胡椒、蚕 豆、葡 萄、蔬 果 等 商 品 。据 史 书 记 载 , 沿丝绸之路的陆路贸易,起初一般都在边境关市上进行 。西汉时在 边 境上“通关 市 ”,指定 官吏用黄金、丝织 品换 取境外 民族 的象牙、 毛织品等商品。例如, 广西的友谊关就是一个古老的边关。它始建 于汉朝 ,前后 已经更名八次,友谊关的前身为镇南关 。宋朝时在边 境 的重要州、郡都设立榷场(互市市场 ),并规定官市商 品在政府设 的榷场交易,非官市商品才允许民间互市,但这种官商互市后来逐 渐被 民间互市所代 替。从发展 的观 点来说,无论汉朝 的“关市 ”还是 宋朝 的“榷场 ”,在周边 国家 间很容 易演变为后来 的边 民互市,从而 给双方 的产 品提供 了广 阔的市场 ,这是一个莫容置疑 的事实 。因 此 ,这种贸易方式是边境贸易的原始形态 ,也是边境贸易的基本形 式之一 。自秦汉 以来 ,人们就把从珲春经俄罗斯的克拉斯基诺港到 日本的航道称为 “海上丝绸之路”。清朝年间在这条通道上 曾出现 过十分繁荣 的中俄朝 日的贸易 。广西的合浦三叉港在秦汉时期 已 成为我国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 口,海上贸易商船从合浦出发 可抵 达 越 南、东南 亚、非 洲 以及 欧洲 国家 。明朝 中叶,三 叉港 淤 浅 , 港 口作业移至北海港 。汉唐时期的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又 是 中西文化交流 的东方 中心 ,如佛教是在西汉 晚期从 印度沿丝绸 之路最早传入洛阳的。特别是隋唐时期,洛阳成了辐射四方的陆上 及海上丝绸之路 的中心 。它不仅 是 中国的朝会、贡赋、交通和经济、 政治、文化的中心 ,也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贡赋与回赐实 际上是一种官方间的贸易形式 。中国古代养蚕、缫丝、织绸等纺织 生产技术 ,就是通过 陆上及海上丝绸之路 ,传入朝鲜、日本、越南和 欧洲 国家 的。随着这些商 品交换和技术传播在周边 国家间边境地 区的进 行,导致 了边境贸 易的产生 。因此 ,边境 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 不仅与 国内的生产技术 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还和各 国间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