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一 、 典 当 概 说
什么是“典 当 ”?“典 ”与“当 ”有 何异 同 ?典 当是怎样产 生 的,
其性质和功能是什么?典当有哪些要素和类型,通常是如何进行
操作 的 ?这些 ,是学 习、研 究典 当学首先要 了解 的基本知识 ,也是
本书首先要在开篇一章所要讨论和概要阐说的主要内容。
“典当”释义
“典当”一词 ,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所指,一是指典当行为、
活动 ,一是指典当或典当业 ,悉因语境而定 。
典当行及典当业 的形成 ,直接滥觞于典当行为或活动 ,是应
其 需求而 出现 的具有商业性 的金融行业 ,也是 中国历史上最古老
的金融行业 。
“典当”一词在汉语史上最初 出现 的时候 ,是指 以物作为抵
押借贷行为 ,亦 即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 刘虞传 》 中所记:“虞所
赉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在此, “典当”这个双音合成词
的 “典”与 “当”,是两个 同义词素的并列 。 典当行为和活动
导致典当机构 的形成 。有关典当机构 的各种称谓用词 ,大都直接
表现 了典当行为和活动 ,亦显示着典当的基本性质与功能 。这些
①唐李贤的随文注云 : “当,丁浪反 ,亦谓之为典 。”清郝懿行 《证俗文》卷六
释 “典当”云: “俗以衣物质钱谓之为当,盖 自东汉 已然 。”
第 2 页
传统称谓用语主要有 :质 ,赘 ,典 ,当,解 ,押 ,典当,以及与
之活动紧密关联的赎 。于此 ,逐一略作考索分析 。
在古汉语 中, “质 ”与 “赘”是两个 以同一概念为 中心的,
音义相近的同源字 。即如汉许慎 《说文解字》卷六下所释, “质,
以物相赘 ,从贝从斦 (音 “赘 ,以物质钱,从敖、贝。赘
者 ,犹放 ,谓贝当复取之也 ”。尽管其间二字亦用作 以人为质 、
赘 ,但其语源 的本来 的中心概念是 以财物作为抵押贷取资金 。其
字形结构共 同 “从贝”可为显证 , “贝”乃货 币也 。许慎说 “赘
者,犹放,谓贝当复取之”,其如何 “复取”,乃为 “赎”,此亦
即清人段玉裁 《说文段注 》所 云 。 “若今人之抵押也 。……依
《韵会补 》,‘放者 当复还 ,赘者 当复赎 ’,其义一也 ”,均 以财物
抵押借钱后可以取赎 。对此, 《说文解字》亦释云, “赎,贸也,
从 贝 ”。何 为“贸 其又释云,即 “易财也,从贝”。可见,质、
赘与赎之间,从来就是 以财物和钱 的抵押放贷和赎取活动所建立
的往来关系 。
“典 ”与 “当”的 “质赘 ”意义 ,首先是 以同义词素并列的
双音合成词 出现的,即 《后汉书 刘虞传》所谓 “虞所赉赏,典
当胡夷 ”。单字为词 的 “质赘 ”义 ,以 “当”在古文献中出现 的
为早 ,但是是就 “人质 ”抵押而言 ,如 《左传 哀 公八年 》景伯
请 “释子服何于吴 ,吴人许之,以王子姑曹当之”。 此后 ,分
别 以单字为词示 “质赘 ”而且是 以财物抵押借贷之义 ,均始见于
唐代文献 。例如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一 : “一领布裘权且当,
九天回日即归还 。”唐杜甫 《曲江》诗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 日江头尽醉归”。自 《后汉书》以降,文献中再次出现 “典”、
①晋杜预注 : “鲁人不 以盟为 了,欲 因留景伯为质于吴 ,既得吴之许 ,复求
王之子 以交质 。”
第 3 页
“当”并言的 “典当”一语 ,已是十几个世纪后 的明季 ,并从此
广泛使用至今 。例如 ,明熊鸣岐 《昭代璋》卷一称 : “凡私放钱
债 ,及典当财物 ,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 。”清季 以后则广泛使
用 ,迨至今 。如清程趾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