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戏曲用韵研究-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docxVIP

蒋士铨戏曲用韵研究-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中文摘要 目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第2章蒋士铨及其戏曲作品 3 一、蒋士铨介绍 .3 二、蒋士铨作品介绍 3 第3章蒋士铨戏曲用韵 .4 一、蒋士铨戏曲用韵总说 4 二、蒋士铨戏曲用韵韵部分说 .1l 第4章蒋士铨戏曲韵字研究 .38 一、《中原音韵》重出字 。38 二、《中原音韵》未收字 ..40 三、中古入声字 49 第5章蒋士铨戏曲用韵与汤显祖戏曲用韵的比较 .53 一、阳声韵部 53 二、阴声韵部 54 附录一 59 蒋士铨戏曲用韵总表 59 附录二 .1 00 蒋士铨戏曲用韵韵字总表 1 00 附录三 .1 09 对《蒋士铨戏曲集》的校勘 1 09 III 万方数据 第1章绪论一、问题的提出 第1章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戏曲学与音韵学二者之间存在着整合的可能性不言而喻。从戏曲学的角度看,戏 曲的剧本和唱念都离不开音韵问题,从音韵学的角度看,从宋代至今的各种戏曲文献不胜 枚举,而分布于各方言区的诸种当代的戏曲、曲艺更是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它们是汉语 音韵学和汉语语音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因此,从元代的《中原音韵》以来,许 多学者对各种戏曲音韵问题加以探讨,不少论著中均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近代以 来,论著甚多,个别剧种的音韵问题甚至出现了专著,如京剧音韵、昆曲音韵等。正像我 们论诗宗唐,论词宗宋一样,我们论曲不能不宗元,元代戏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对于继承元曲而来的明清时代的戏曲作品仍是一片新土地待我们开发。蒋士铨以戏曲 名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如果说,明万历年间的汤显祖是昆山腔戏曲艺术的第一块里 程碑,清康熙洪舁、孔尚任继之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的话,那么,清乾隆时期的蒋士铨则 应是最后一座高峰。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收集查找相关的文献。本文考察时使用的是《蒋士铨戏曲集》(周妙中点校,中华 书局1993年版),此书收录了蒋士铨的全部十六种戏曲。另外,为了考察的准确性,我们 参考了张树英先生的《评周妙中先生点校的(蒋士铨戏曲集)》(1995年《戏曲研究》第 52期),对校本中的错误做了改正。 2、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韵脚字归纳法。确定韵脚字时主要使用排列对比法:相同 曲牌的曲子,韵例(指“押韵字出现位置的规律,或者叫押韵的格式)一般是相同的, 我们把相同曲牌的曲子放在一起进行排列对比,就比较容易确定韵脚字。按照排列对比不 能较容易地确定韵脚字的曲子一般参照吴梅先生的《南北词简谱》来确定韵脚字。 3、历时和共时比较相结合:作者避免不了以乡音入韵,采用透视剥离发,通过一定 的程序可以将作者用韵的方言成分离析出来,结合已有的近、现代方言调查报告进行历史 比较研究,从历时(音韵史、语音史)和共时(方音学)两个角度展开讨论,探索作者居 住地区语音的发展演变状况,揭示出一些方言特征,为汉语方言史提供鲜活生动的材料。 万方数据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首先,对蒋士铨戏曲用韵的研究,我们是以个人为切入点,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作者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首先,对蒋士铨戏曲用韵的研究,我们是以个人为切入点,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作者 的用韵特点,研究它的韵部系统,并由此探索通语或方言的基本面貌。因作者生活的地方 处于江西和浙江的交界地区,周围有吴语、赣语、徽语、闽语等方音,我们相信其戏曲作 品也会为我们研究语音史和方音史提供重要的信息。另外,我们结合已有的近、现代方言 调查报告进行历史比较研究,从历时(音韵史、语音史)和共时(方音学)两个角度展开 讨论,探索作者居住地区语音的发展演变状况,揭示出一些方言特征,为汉语方言史提供 鲜活生动的材料。 万方数据 第2章蒋士铨及其戏曲作品一、蒋士铨介绍 第2章蒋士铨及其戏曲作品 一、蒋士铨介绍 蒋士铨,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晚号藏园、定甫,江西铅山人。乾隆丁卯年(1747) 举于乡,甲戌年(1754)考授中书,丁丑年(1757)成进士,入翰林散馆第一,授编修。 诗词散文,负海内盛名,而诗为最,与袁枚、赵翼齐名,称三大家。生于清雍正三年(1725), 卒于乾隆五十年(1785)。所著有《安雅堂诗文集》、《铜舷词》、《蒋清容先生遗稿》等。 尤善制曲,作有杂剧七种,传奇九种,皆传于世。 二、蒋士铨作品介绍 蒋士铨所作戏曲十六种,其中杂剧七种:《康衢乐》、《忉利天》、《长生篆》、《异平瑞》 (此四种合称《西江祝嘏》)、《一片石》、《四舷秋》、《第二碑》;传奇九种:《采石矶》、《空 谷香》、《桂林霜》、《雪中人》、《临川梦》、《香祖楼》、《采樵图》、《冬青树》、《庐山会》。 本论文主要考察这16种戏曲的用韵情况。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康衢乐》四折46曲、《忉 利天》四折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