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的规制问题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ESTUDY ONANTI—MONOPOIY REGULATIONSOFENTERPRISE CONCENTRATl0N A DissertationSubmitted tothe GraduateSchoolofHenanNormal University inPartialFulfillment of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of Degree MasterofLaw By Miao Suping Supervisor:Prof.Li Hong 1 May,201 摘 要 对于企业合并,已经有很多学说对其进行过研究,“效率理论认为兼并的产生主要 是为了获得经济规模或协同效应;市场力理论认为新设合并有利于寡头垄断利益的产 生;代理理论则认为并购能通过免去不称职的经理的方式来解决代理问题,或者,并购 也许正是经理们出于过分自信或追逐权力的动机而做出不明智收购的一种表现。①由此 可见,企业合并看似简单,实则有着丰富的内容。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主要讨论了在反 垄断法规制下关于企业合并的问题。具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对企业合并规制中的实体分析常常以界定相关市场为基础。市场界定本身并 不是目的,但却是鉴定竞争约束的核心所在,它是分析判断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力的前 提,同时也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工作的难点,因为相关市场界定的大小难以把握。如果市 场范围界定得越大,一项企业合并被通过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可能被禁止。笔者 认为,在此方面,鉴于目前我国各产业不同程度存在绝对规模小、生产分散化和企业市 场集中度低的特点,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具体操作时应该与欧盟界定相关市场的思想相 似,尽可能把市场范围界定的大一些,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市场份额和集中度,根据所 得数据科学评价企业合并对反竞争可能存在的影响,然后慎重作出是通过或者禁止的决 定。 第二,对于企业合并反垄断法的审查标准,各国规定不尽相同。我国反垄断法对此 没有作出明确定的规定,只是让执法机构依据计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判定该项合 并对可能出现的反竞争效果进行分析,如果其认为合并效率大于反竞争的负面影响,则可 以通过,反之,就可以禁止。如此,无疑给执法机构以很大的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对合 并当事人是不公平的。 第三,我国的反垄断法在对企业合并的豁免方面规定的不够具体。一方面对企业合 并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的具体情形有哪些未进行详细说明,规定过于笼统,不 够具休,在执法实践中不利于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市场主体的把握。另一方面,未对“公 共利益”进行确定,也未给出相应的判断标准。公共利益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同的 L.Neuhauser.巴曙松,周沅帆,黄碧艳等译.企业并购:逻辑与趋势【M】.北京:北 ①GregN.Gregoriou、Karyn 京大学出版社,2009:1. I 主体,不同的机关,甚至不同时期的政策指向都会对公共利益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 此在守法和执法上就会有冲突,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后果,一是该规定的内容可能得不 到执行;二是执行也可能是任意性和片面性的。 本文的创新点是: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对企业合并规制制度的对比,从反垄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