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中文摘要
角蟾科是广布于亚州的原始无尾目两栖动物,中国区系丰富,形态分化强烈。长期以来, 该科分类地位及分类系统存在较多分歧和争议,突出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是该类群研究 历史悠久,但是分类地位及其与其它类群的隶属关系一直处于变化中;其二是其亚科和属 的分类有多种学术观点,尤其是无耳蟾属、角蟾属、异角蟾属、掌突蟾属、拟髭蟾属和髭 蟾属的分类地位存在较大争议。
本文对中国及东南亚角蟾科43种的线粒体12S和16S rRNA 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并下 载GenBank中14种角蟾的相同片段序列,应用MEGA4.0、DAMBE、PAUP4.0 b10、PhyML version 3.0、MrBayes3.0b4等软件构建了角蟾科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从而明确了角蟾科三 个亚科的分类阶元。提出了各亚科属级单元分类的新见解:角蟾亚科中有争议的角蟾属 Megophrys(广义)应为复系群,应分裂为至少3个属,即角蟾属(狭义)、无耳蟾属 Atympanophrys和异角蟾属Xenophrys;异角蟾属也为复系群,可分出2个隐存属;掌突蟾亚 科中掌突蟾亚属Paramegophrys(Paramegophrys)应为属级水平;拟掌突蟾亚属 Paramegophrys (Leptolalax)应并入小臂蟾属Leptobrachella;拟髭蟾亚科中不支持齿突蟾属 的齿突蟾亚属Scutiger(Scutiger)和猫眼蟾亚属Scutiger(Aelurophryne)成立;原拟髭蟾属 Leptobrachium 和原髭蟾属Vibrissaphora 物种聚为三支,均已达到属级水平,其中一个分 支应为隐存属。分布于云南龙陵原鉴定为沙巴拟髭蟾Leptobrachiumchapaense的种群应为 髭蟾属的隐存种。本文还提出了角蟾科分化中心的新观点:横断山脉东部边缘地带可能是 角蟾科的分化中心,推测角蟾科的现代分布格局是大约第三纪(大约65百万年前)从亚洲 北部,尤其是从横断山脉,向南逐渐分化形成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角蟾科系统分类 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的看来,基于分子系统学证据的角蟾科系统发育研究结果并没有完全摒弃形态分类的 研究结果。分子系统学支持了传统分类对角蟾科亚科和部分属的划分,如支持Delorme etal. (2006)划分的三个亚科即角蟾亚科、拟髭蟾亚科(狭义)和掌突蟾亚科,支持无耳蟾属和异 角蟾属的划分。分子系统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角蟾科及亚科单系性的认识,并帮助解决 了形态分类上有争议的问题,如髭蟾属和拟髭蟾属的有效性争议源自沙巴拟髭蟾复合体的物 种归属问题,这2属实际上是有效性的。同时也说明形态分类中髭蟾属和拟髭蟾属部分物种 分支位置的不确定是受到非同源相似信息影响的结果,也即这2属的主要鉴别特征是趋同性 状,应重新寻找其自近裔性状作为鉴别特征。分子系统学得到的结果还帮助调整了种类阶元 的界定,如将掌突蟾亚属并入小臂蟾属,从而建立了新的组合。与此同时,分子系统发育分
析还提出隐存种、隐存属的可能性,为后续工作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但分子系统学也有其
局限性,如隐存种、隐存属的建立最终还需依靠形态分类证据。 本文还运用形态系统学方法对齿蟾属 Oreolalax 所有 17 种 1307 号外形标本,50 号骨
骼标本以及蝌蚪形态、卵的颜色等 21 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齿蟾属的系统
发育,认为该属可划分为 4 个种组。提出该属形态演化趋势及物种分化的新观点:推测四 川西部山区和横断山中、南段是齿蟾属物种的分布与分化中心,横断山南段是齿蟾属的起 源中心;齿蟾属很可能是由西南(横断山南部)向东北(横断山中部和四川盆地周缘山区) 扩散分布;齿蟾属的形成和演化可能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环境的改变是齿蟾属物种 演化的重要诱导因素。
关键词:角蟾科,属级,系统发育,齿蟾属,形态演化,生物地理学
Summary
Megophryidae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diverse groups within extant Archaeobatrachia, occurring in tropical and semitropical mountains distributed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t comprises about 140 species belonging to 10 genera,two subfamilies. The validity of some genura and subfamilies remains controversy.
Phylogenet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焦炭燃烧与气化过程的细观模拟-热能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教师自我概念对教学方式的影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docx
- 降雨及爆破振动条件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采矿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焦炭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教师自主发展与学校管理机制创新-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降雨季节置换对中国北方温带草原群落结构及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生态学专业论文.docx
- 焦炭生产过程质量模型建模方法研究-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论文.docx
- 教师自主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研究-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docx
- 焦炭塔材料复杂应力状态下疲劳性能研究-动力工程专业论文.docx
- 降雨径流模拟与洪水频率分析中的不确定性研究-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论文.docx
- 教学个性分析-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教学个性研究-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docx
- 角驰Ⅲ型压型钢板受力蒙皮体抗剪性能试验研究-结构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以软件工程系实训教学为例-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docx
- 角蛋白18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内科学(传染病)专业论文.docx
- 教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中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技术专业论文.docx
- 角蛋白18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的表达与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 教学管理人本原则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角蛋白PVA共混溶液性能及纤维成形机理-纺织工程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