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寡核苷酸缀合物及姜黄素-氨基酸单酯的合成研究-药剂学专业论文.docxVIP

姜黄素-寡核苷酸缀合物及姜黄素-氨基酸单酯的合成研究-药剂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 2011 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第 第 PAGE 10 页 共 83 页 姜黄素-寡核苷酸缀合物及姜黄素-氨基酸单酯的合成研究 * 专 业:药剂学 研究生:杨 燕 导 师:汤 磊 教 授 摘要: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医学界尚无能够彻底 治愈该病的方法。而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来源的酚类化合物,药用历史悠久,因 其抗癌谱广、毒副作用小,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药,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 已将其列为第 3 代肿瘤化学预防药物。且随着广大学者对姜黄素的深入研究,发 现其对前列腺癌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因此,我们以姜黄素为母体,经结构改造 来寻找高效、低毒、且具有更好抗癌活性的姜黄素类衍生物。 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为了提高药物的主动转运 过程,我们以姜黄素为母体结构,保留其一侧酚羟基,通过另一侧的酚羟基引入 具有生物相容性的 L-氨基酸,合成姜黄素-氨基酸单酯类前体药物。2、为了使药 物具有高度靶向性,我们分别用化学合成法与固相合成法,在经结构修饰后的姜 黄素分子中引入一段长为 20bp 的反义寡核苷酸,合成姜黄素-寡核苷酸缀合物。 3、以人前列腺癌 DU-145 细胞为模型,用所合成的不同浓度的 Boc-苯丙氨酸姜 黄素单酯,在此细胞模型上进行药理活性测试,分别利用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MTT 比色法两种方法,对化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初步评价。 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论文最后建立了三条主要合成路线。通过药理活性测 试的结果,发现所合成的 Boc-苯丙氨酸-姜黄素单酯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为本 研究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前列腺癌,姜黄素,前体药物,L-氨基酸,反义寡核苷酸,合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一、前 言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rostatic cancer,英文简写为 PCa)是男性生 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因此它已成为老年男性中较常见 的疾病;此外,其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西方国家,该疾病发病率在男 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居第二位[1];在工业化国家,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东方人发病率通常较低,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寿命的延长,诊断 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却也呈上升的趋势[2]。 前列腺癌分为雄激素依赖型和雄激素非依赖型,前者分化度高、恶性低,去 除雄激素后发生凋亡;而后者分化度低、高度恶性,对去除雄激素无反应,发生 转移后对常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不敏感,死亡率高。对于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癌, 常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1]: 1.1 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治疗药物可分为两大类:雄激素拮抗剂和睾酮生 成抑制剂。 (1)雄激素拮抗剂,从结构上可分成非类固醇和类固醇类。其代表药物有氟 他胺、比卡鲁胺、醋酸氯羟甲烯孕酮等。其中氟他胺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药 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与雄激素竞争雄激素受体,阻止雄激素在其靶位点上表达 活性,从而抑制雄激素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因此此类药物不会降低体内 的雄激素水平,不会产生体虚、乏力、心悸、潮红等症状,患者可以保留一定的 体力来自理生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但是偶有病人会出现乳房女性化等 不良反应。 (2)睾酮生成抑制剂,其代表药物有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拮抗剂、17α-羟化 酶/17,20 裂解酶(CYPl7)抑制剂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垂体释放作用于睾丸 间质细胞的黄体生成素而抑制睾酮产生,使血中睾酮浓度降到去势水平,间接干 扰了前列腺癌的进展,从而达到治疗前列腺癌的目的。因此,这类药物最大的缺 点就是由雄激素抑制引起的雄激素停止反应如:骨质疏松性骨折,脸潮红,虚弱 等[3]。 1.2 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治疗药物可分为四大类:酶抑制剂、抗转移药、 抗增生药和促凋亡药。 (1)酶抑制剂,前列腺癌患者体内有多种酶发生变化[4],其中几种已成为实 验治疗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的新靶标。研究最多的是尿激酶胞浆素原活化因 子的竞争性抑制剂。尿激酶胞浆素原活化因子[4]能降解肿瘤细胞间基质,使细胞 易扩散转移和增生,抑制其活性,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速度。但是目前这类药物 临床应用的资料并不是很多,主要还是集中在实验研究方面。 (2)抗转移药,代表药物是雌莫司汀磷酸钠(磷酸雌二醇氮芥)。这类药物用 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的生长、抗信息传递、抗细胞粘附及 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发挥作用。虽然其毒性较低,但是也有短期恶心、呕吐、 腹泻,少数人还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3)抗增生药,代表药物主要是维生素 D 及其同系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 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来达到治疗前列腺癌的目的。但可引起恶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